ID: 24218545

5.3 第1课时 测量物质的密度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9次 大小:7282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物理,学年,2025-2026,答案,学生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会根据原理ρ=选用工具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能用密度鉴别物质。 第1课时 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原理:ρ=。 (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固体的质量(m)和体积(V)。 (2)测量工具:天平和量筒。 2.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待测固体的质量m。 (2)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量其体积V1。 (3)把用细线系好的待测固体缓慢浸没到水中,测量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 (4)根据ρ=计算得出该固体的密度。 3.测量液体的密度。 (1)向空烧杯中倒入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其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部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 (3)测量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4)根据ρ=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 重点一 测量固体的密度 固体密度的测量关键是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物体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得,对于体积,若物体的形状规则,可用刻度尺测出相关的量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若物体的形状不规则可利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排水法”测得,若物体不能沉入水中的,可用“压入法”或“重锤法”测物体的体积。 【跟踪训练】 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计算小石子的密度估测满车厢小石子(如图甲,上表面可视为一平面)的总质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该车厢的长、宽、高分别为4 m、2 m、0.5 m,则车厢内小石子的总体积约为    m3。 (2)从车厢中取一些小石子用保鲜膜包裹、扎紧(保鲜膜质量忽略不计且可防水),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上进行测量。先在右盘中放上一定量的砝码,天平横梁左低右高,再添加5 g砝码,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取下5 g砝码,接下来应该调节    (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的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测得这些小石子质量为    g。 (3)如图丙,将这些小石子缓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量筒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    mL。 (4)这些小石子的密度为    kg/m3。 (5)由此估算该车厢小石子的总质量为    kg。 (6)若只取其中一个较大的石子进行密度测量,由此估算出该车厢小石子的总质量,结果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4 (2)游码 63 (3)30 (4)2.1×103 (5)8.4×103 (6)偏大 2.小明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4)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答案】(1)“0”刻度线处 右 (2)64 (3)20 (4)3.2×103 重点二 特殊方法测量密度 如果没有量筒,一般用等容法测液体或屑状固体的体积,就是让被测液体或屑状固体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等,而水的体积可以通过V水=求出;测不溶于水的不规则固体的密度时一般用排水法(或溢水法)测体积,利用固体的体积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这一关系。 【跟踪训练】 3.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1)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2)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把瓶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 (3)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    处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子和江水的总质量为m3; (4)则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纯净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5)小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