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9133

23月光曲第1课时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分层练习+ 课文朗读

日期:2025-11-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44953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月光,1课时,同步,课件,教学设计,学习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3 月光曲教学设计 课题 23 月光曲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会写“谱、莱”等8个字,会写“谱写、钢琴”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重难点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教学过程 一 播放乐曲,导入课题 1.播放《月光曲》视频。 提问:大家听了这首乐曲,最想知道什么? 导入:这首乐曲是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关于它的创作,有一个传说。(板书课题:月光曲) 2.交流资料:关于贝多芬,你们有哪些了解?(指名学生简要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课件出示)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自幼随父亲学习音乐,1778年第一次登台演出,1792年定居维也纳。1796年起听觉衰弱,晚年两耳失聪,只能通过笔谈与人交流。贝多芬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音乐遗产,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3.学生齐读课题。 二 分类学词,朗读展示 初读课文(学习任务单第1题) 自读课文: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确、流利,不懂的字词可以画标记,并说说课文大致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课件。 谱 莱 茵 盲 纯 键 缕 陶 读句子,读准“入场券、微波粼粼、波涛汹涌”等词语。 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可贵了,咱们有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重点理解:清幽、恬静、传说 读准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 谱写 琴键 钢琴曲 入场券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卷起巨浪 波涛汹涌 指导书写易错字:“键”字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中间的建之底起笔要低,平捺写长,托起被包围部分;“盲”字上面“亡”的一横最长,是这个字的主笔画,“目”字的横画要等距。“陶”的部首是“阝”,而不是“卩”;注意“谱”字中点的写法,“纯”字中竖弯钩的写法。 3.认真摘抄课文中描写月亮的短语,并试着选择一两个短语写一两句话。(学习任务单第2题) 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默读课文,思考:贝多芬一共为盲姑娘弹了几首曲子?分别是哪几首? 根据内容形成思维导图。 3请自由朗读课文,梳理课文 (课件出示) 4.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根据思维导图,请用一两句话简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 聚焦对话,交流体会 默读课文的2-6自然段,画出描写贝多芬所见、所闻的语句。 从关键词推想贝多芬内心的想法。 说一说贝多芬为什么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品读皮鞋匠兄妹俩的对话,感受盲姑娘的美好心灵。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1)思考:盲姑娘为什么这样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2)指名学生说出心中的感受。 (3)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好“那有多好哇”“太贵了”“又太穷”“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等词句,读出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对哥哥的体贴,对生活的无奈和凄楚苦涩。 ②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验兄妹俩手足情深。 3.品读皮鞋匠和贝多芬的对话,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