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0402

构造地貌的形成--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作业(含解析)

日期:2025-11-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4916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构造,选择性,解析,作业,课时,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构造地貌的形成--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其构造特征能揭示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演化过程。下图示意某地地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断层东侧的岩层( ) A.向西水平移动 B.向东水平移动 C.向北水平移动 D.向南水平移动 2.该区域地壳至少抬升了(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红宝石是由岩浆侵入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内部,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经过长时间的复杂置换作用形成的。下图是某红宝石产地所在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最可能形成大理岩和红宝石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4.红宝石的形成过程为( ) A.沉积作用———置换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B.岩浆侵入———置换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C.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置换作用 D.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置换作用 5.图中丁处地貌的成因是( ) A.地壳张裂 B.断裂抬升 C.地壳挤压 D.变质作用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平面图”,完成22、23题。 6.关于该地区形成的地质过程,先后顺序组合正确的是( ) A.沉积作用—断层—岩浆活动—水平挤压—沉积作用 B.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活动—断层—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断层—岩浆活动—沉积作用 D.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断层—水平挤压—沉积作用 7.下列关于①②③界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西侧的岩层相对上升 B.②附近可见古猿人化石 C.③附近未发生侵蚀作用 D.③处附近沉积从未间断 8.读下图,完成下题。 亚洲东部自北向南由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形成一串岛弧链,其形成原因是( ) 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C.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D.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下图中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面对于四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的江南水乡 B.乙图为气候干燥少雨,温差较大的西北 C.丙图说明当地是气候湿润,地势起伏大的云贵高原 D.丁图说明了当地传统上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 10.如今,许多游客慕名前往丁地体验当地的这种居住形式,而许多当地人却住进了砖瓦房,这种现象说明( ) A.当地的气候变迁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B.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交通运输改变了当地人的生产方式 D.当地人想体验新式的生活方式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字母代表不同年代的地层,其中Q为砂岩。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甲、乙两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地地貌以内力作用为主 ②乙地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③甲地构造类型有利于储水 ④乙地岩层受到岩浆侵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一风化侵蚀 B.固结成岩一褶皱隆升一风化侵蚀 C.固结成岩—风化侵———褶皱隆升 D.褶皱隆升—风化侵———固结成岩 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读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貌剖面示意图,完成各题。 13.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找到水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乙、丙两处均为地形倒置 ②乙的地形为山谷,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 ③丙地适合开凿隧道 ④地质构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年12月,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锦屏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为我国开展濇物质探测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下图为锦屏山地质构造示意图,甲处为地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