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九年级 下 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1 推动和平与发展 新知导入 世界观Ⅰ2023战争与和平 “2023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和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新年贺词中许下愿望。然而,2023仍被战争阴霾笼罩。 欧洲地区:俄乌冲突; 中东地区: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 非洲地区:苏丹、尼日尔国内发生 大规模冲突。 亚洲地区:缅甸、阿富汗、尼泊尔 等国也发生激烈的冲突。 2024年,战争仍在进行中,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和平弥足珍贵,各国应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 : 知道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强忧患意识。 2.道德修养:认识战争的危害和影响和平的因素,理解和平的重要性。 3.法治观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而奋斗。 4.健全人格:能够结合具体材料培养理解、分析及辩证的看问题的能力。 5.责任意识:认识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教学重点:制约贫困国家发展的因素和消除贫困与饥饿的具体行动。 教学难点:理解国际上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 自学导航: 01 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 03 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05 为什么要消除贫困? 06 如何消除贫困,促进世界发展? 02 当今世界的和平态势? 04 如何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探究新知 维护世界和平 探究新知 历史视角:世界发生了多少次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5560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531次,平均每年2.6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包括现在仍在进行着的,就有87次之多,平均每年2.3次。据瑞典、印度学者统计,这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以铺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 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 ①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忘却的伤痛。 探究新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61个国家,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死亡人数约9000余万人,钱财损失约4万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先后卷入33国15亿人口。死亡人数约1500万人; 各交战国经济损失约为2700亿美元。 历史视角: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 探究新知 广岛原子弹爆炸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当时广岛人口为34万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当日死者计8.8万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5.1万余人;全市建筑物全被毁坏的有4.8万幢,严重毁坏的有2.2万幢;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 原子弹爆炸6千多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 探究新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中国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 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占二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经济损失达5600余亿美元。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 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正是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奋战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才取得胜利。 探究新知 人们为维护世界和平人类作出的努力 派驻维和部队 成立联合国 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和平谈判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探究新知 2、当今世界的和平态势? 21世纪的世界当真和平了吗? 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