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六单元【单元检测】(A卷 知识通关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 1.(6分)小语同学在制作“小圣施威降大圣”手卡时,有些字音字形拿不准,请你施以援手。 大圣与小圣,一个神通广大、本领高超,一个慧眼识诈、机智善战;一个手chè( )金箍棒,一个持三尖两刃神锋;一个变麻雀儿,一个变饿鹰儿;一个变鱼儿淬( )入水内,一个变鱼鹰儿欲嗛( )不能。时而钻入草中,隐匿其形;时而腾云驾雾,miǎo( )无综迹。两人嚷嚷闹闹,且行且战,好不精彩。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其正确写法是“ ”。 2.(7分)学校举行“我爱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艺术的价值。古今中外多的发明创造有很多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的。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为了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的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摘编自伏特《感受劳动课带来的无限魅力》,人民网2022年5月7日) 【材料二】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材料三】漫画《如何解开粽子》(见图) (1)怎样才能让初中生爱劳动、会劳动,校长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看法。(4分) (2)材料三是“爱劳动·会生活”主题板报画的一幅漫画,请你谈谈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3分) 3.(8分)名句默写。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了王维心境的闲适,“ , ”表现了刘禹锡积极向上的宽阔胸怀。[用《秋词》(其一)中的诗句作答]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 , ”描绘的是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将报国之志寄托于梦境的句子是: , 。 (4)《潼关》中从视听角度写孤城之高、孤城之寂寥与辽远的句子是: , 。 二、阅读(共49分) (一)整本书阅读 4.(4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即取金箍棒,幌了一幌,将那平地下周围画了一道圈子,请唐僧坐在中间;着八戒、沙僧侍立左右,把马与行李放在近身。对唐僧合掌道:“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甚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许你们走出圈外,只在中间稳坐,保你无虞;但若出了圈几,定遭毒手。” 这是《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这次他们师徒遇到了什么妖怪?请讲述故事梗概。 (二)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