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1167

2026届高考阅读中“病句判断与修改”解题方法阐释与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301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6届,解题,答案,训练,阐释,方法
  • cover
2026届高考阅读中“病句判断与修改”解题方法阐释与训练 考点: 1.病句选择题示例 2.病句修改示例 3.选择题———语病修改 4.病句修改———语序不当专题 5.病句修改———搭配不当 6.病句修改———成分残缺或赘余 【考点研究】 一、高考语文阅读中“病句判断与修改”解题方法 1.结论:高考语文病句判断与修改需先明确六大类型,综合运用语感审读、主干梳理等方法,按“读→判→改→验”四步解题,核心是精准定位错误并遵循“保原意、简修改”原则。 2.核心方法与步骤 高考病句题解题需结合类型识别、方法运用与规范步骤,具体如下: (1)关键方法 语感审读法:凭借语言直觉判断句子是否别扭,适用于简单错误(如“大约…左右”的赘余)。 主干枝叶梳理法:先找主谓宾(主干),再查定状补(枝叶),可定位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如“三月的江南是季节”为主宾搭配不当)。 标志识别法:关注敏感词(如“能否”“通过…使”“倍数”),快速锁定两面对一面、主语缺失等错误。 (2)解题步骤 阅读题干:理解句子原意。 初步判断:用语感或标志词找出可疑错误。 深入分析:用主干法或逻辑法定位具体语病类型。 修改验证:针对错误调整,确保不改变原意且简洁。 (3)常见病句类型与示例 类型 说明 典型例句 修改后 搭配不当 主谓、动宾等成分不匹配 经济效益差…提不出灵丹妙药 经济效益差…提不出走出困境的方案 成分残缺 缺主语、谓语或宾语 在最近文章里,给了我们启示 最近文章给了我们启示 结构混乱 句式杂糅、中途易辙 目的是为了摧毁基地 目的是摧毁基地(或“为了摧毁基地”) 不合逻辑 自相矛盾、分类不当 参加者有党员还有学生和教师 参加者有党员、学生和教师 表意不明 歧义或指代不清 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他父亲是医生(或“他父亲要开刀”) 语序不当 修饰语位置错误 许多代表热情地在休息室交谈 许多代表在休息室热情地交谈 (补充说明)表格涵盖《考试说明》规定的六大基础类型,实际考题可能综合两种以上错误,需结合多种方法判断。 3.实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优先修改原则:多删少增,如“通过…使”缺主语时,删“通过”或“使”即可。 敏感词表: 两面对一面:能否、是否、成败… 主语缺失:通过、在…中、当…时… 赘余重复:十分、非常、大约、左右… 避免过度修改:如“基本爆满”应改为“上座率基本爆满”,保留原意核心。 【考点示例】 一、病句选择题示例 问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对中国人来说,品茶就是品味人生。茶里面既有大千世界的斑斓色彩,又有生活的酸甜苦辣。在这里,茶就像人们自身气象万千的人生经验。此外,中国人在品饮时,注重体味茶汤中完整的世界,即融茶之色、香、味、神、境于一体,融诸多复杂的心理过程为一体,( )。中国人对于一杯茶来说,也许就是完整的一个艺术世界。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人对于一杯茶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B.中国人对于一杯茶来说,也许完整的就是一个艺术世界。 C.一杯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完整的就是一个艺术世界。 D.一杯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答案 D 解析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应改为“一杯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二是语序不当,“一个”应放在“完整”前。 问题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B.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C.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思路,各地广泛开展的网络扶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