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3.3我们的水钟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 通过设计、制作水钟,认识到水在一定装置中匀速流动的特性可以被用来计量时间,理解水钟作为一种古代计时工具的基本科学原理。 了解除了水之外,还有其他流动的物体也可以被用于制作计时工具。 2. 科学思维 能基于任务要求(计时10分钟),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思考并解决“如何控制漏水速度”、“如何划分时间刻度”等关键问题,形成初步的工程设计与优化思维。 能根据测试结果(水钟计时是否准确),对作品进行反思和评估,并提出改进思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探究实践 能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与小组成员协作,动手加工、组装完成一个能够近似计时10分钟的水钟模型。 能使用钟表等标准计时工具对自己的水钟进行测试,并尝试标出1-10分钟的时间刻度,在实践中体验完整的“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工程流程。 4. 态度责任 在制作与测试活动中,体验动手创造的乐趣,培养乐于探究、敢于尝试的科学态度和细致严谨的操作习惯。 在小组合作中,愿意倾听同伴意见,解决遇到的问题,合作分享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水钟的制作与时间刻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控制漏水速度的均匀性。 基于测试结果对水钟进行评估与改进。 教具学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铁架台、剪刀、美工刀、塑料瓶、工字钉、直尺、胶带、记号笔、秒表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一) 情境导入,使命召唤(约5分钟) 1.视频导入(出示图片:展示未来科技感十足的培育室,一株美丽的“生命之花”在灯光下摇曳,画面出现“急需10分钟定时灌溉”的警报字样。) 2.提出任务:“各位小工程师们,情况紧急!我们现在没有精密的电子设备,但我们有最原始也最可靠的水!能否利用水的流动,制作一个简易的‘10分钟滴水警报器’,在准确的时间点提醒我们进行灌溉,守护这珍贵的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聚焦任务,明确这节课的核心要点,即制作一个能精准计时10分钟的水钟) 问题链驱动,探究设计(约10分钟) 1.提问:“如果只是让水随意地流,我们能知道精确的10分钟吗?我们缺少什么?” (预设:需要“刻度”来将水流转化为可视的时间信息。) “为了让‘警报’看得清,我们的刻度是标在接水的瓶子还是漏水的瓶子上?为什么?” (预设:标在接水瓶,水位上升更易观察,便于设置“警报线”。) 3.这样我们制作除了一个“受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是通过受水容器接收到水的多少来计时的。还有一种水钟是“泄水型”水钟,刻度标在上方泄水的瓶子上,水流速度刚开始时太快了,有点不好观察。 4.追问:“警报要准确,核心是什么?如果水流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我们的‘10分钟警报’会准时吗?哪些因素会影响水流速度?” (预设:水流均匀性。孔的大小、水位压力等因素会影响到水流的速度。) 提问:“为了稳定水流,让我们的‘警报’更可靠,你有什么巧妙的设计来保证漏水速度均匀? (预设:让供水瓶的水位保持稳定、一边漏水一边加水、在固定位置流出泄水孔,将多余的水排出去)”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钟计时原理,探究影响水流速度的因素,激发学生设计稳定水流的创意,培养科学探究思维与实践能力。) (三) 动手实践,合作制造(约10分钟) 1.学生以“环境工程师小组”的身份,根据设计方案,合作制造“滴水警报器”。强调精密操作对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同时在实践中,学生能够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 测试评估,聚焦难点(约10分钟) 1.启动水钟和秒表,标记1-10分钟刻度,重点观察第10分钟的“警报线”位置。 2.提问:“你们的‘警报器’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