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第3章 体液调节 生物 学习目标 ①通过分析激素的发现过程,强化发现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等科学思维习惯和探究意识,培养敢于大胆假设、严密论证、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③通过自主建构内分泌系统的概念模型,识记各种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和作用,认识内分泌腺间具有复杂的功能联系,共同调节机体活动,培养运用模型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②通过对激素研究方法实例的分析,归纳概括内分泌腺和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能用该方法分析新情境下的相关问题,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及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实验方法。 2.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难点: 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及研究方法背后的实验逻辑与推理过程。 导入新课 近年来,韩国掀起一股打“增高针”的风潮,大量家长带着并无健康问题的孩子前往所谓的“长高诊所”,进行生长激素注射,希望孩子在未来的升学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自2014年至2023年,已有6300余起生长激素注射相关的不良反应报告。其中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内分泌紊乱,甚至出现了个别死亡和癌症病例。 导入新课 1.如果在侏儒症患者成年时给他们注射生长激素,他们的症状能缓解吗?为什么? 2.有的青少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高,想去注射生长激素。你赞同这种想法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不能。生长激素促进身高生长主要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成年后,骨骨骺(骨骼生长板)已融合,长骨停止纵向生长,生长激素无法再刺激骨骼延长,此时注射生长激素对长高已无作用。 不赞同。人的身高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营养、运动和激素调节等。青少年身高不理想的原因,需通过医院医生严格全面检查和分析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注射生长激素治疗应听从医生的建议。 激素的发现 新课讲授 探究一 新课讲授 探究一、激素的发现 外分泌腺: 分泌物(不是激素)通过导管流出体外或消化腔,如皮脂腺、汗腺、唾液腺 内分泌腺: 没有导管,分泌物———激素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 新课讲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5“思考·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完成学案探究一中的问题。 实验假设: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过程: 三、稀盐酸 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 注入 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 一、稀盐酸 胰腺分泌胰液 注入 结果 二、稀盐酸 狗的血液 胰腺不分泌胰液 注入 结果 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 胰腺分泌胰液 结果 探究一、激素的发现 (一)沃泰默的实验 思考:1.根据第一、二组对照实验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第一、三组对照实验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新课讲授 稀盐酸不通过血液直接作用于胰腺,直接接受盐酸刺激的部位是小肠。 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受神经调节。 探究一、激素的发现 (一)沃泰默的实验 实验结论: 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所以是一个十分顽固的反射。 新课讲授 实验假设:这不是反射而是化学调节———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细胞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注入 小肠黏膜+稀盐酸 混合研磨 制成提取液 同一条狗的静脉 胰液分泌是盐酸作用于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的调节,不是神经反射。 斯他林 贝利斯 探究一、激素的发现 (二)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结果 胰腺分泌胰液 思考:1.在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中,若排除稀盐酸和小肠黏膜本身成分对实验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