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 的生命活动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 学习目标 ①通过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实例分析,运用综合概括的方法认同光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都起调节作用;通过模型构建,能掌握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并解决实际问题。(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②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分析资料,简述温度、重力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并能设计实验,验证植物根向地性的感受部位在根冠。(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③通过课本内容分析、归纳,能构建植物生长发育整体调控图示,掌握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机制。(科学思维)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及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复杂性和整体性。 难点: 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复杂性和整体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思考·讨论: 小麦和菊花是在什么季节开花?影响开花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植物开花的? 光、温度、重力 冬小麦花朵在5月上旬开放,春小麦花朵在6月中旬开放,秋菊的开花时间在9月中旬和下旬 导入新课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对于植物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导入新课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新课讲授 探究一 1.光的调节作用—阅读教材P105“思考·讨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下问题,从种子萌发、植株的形态建成、开花等角度,初步认识光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 新课讲授 探究一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1)那些需要光才能萌发的种子是需要光照给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吗? 提示:不是。 早熟禾、毛蕊花 洋葱、番茄 烟草、莴苣的种子 萌发 光抑制种子萌发 有光萌发更好 资料1 不萌发 无光萌发较弱 萌发 豆芽(黑暗中培育) 豆苗见光培育 资料2 新课讲授 (2)从豆芽到豆苗,光对植物的颜色和形态有什么影响? 提示:光既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从而使豆苗变成绿色,也会影响豆苗的形态。 探究一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菠菜白天长度超过一定时长(13小时)才开花; 菊、水稻、大豆则要白天短于一定时长才开花; 很多植物的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 但也有不少植物的开花与昼夜长短无关,如茄子、四季豆、月季。 新课讲授 资料3 长日照植物 短日照植物 (3)有些植物根据昼夜长短“决定”是否开花,是哪种环境因素在起作用?这与植物激素的分泌有关系吗? 提示:影响开花时间的主导因子是光照周期中的光照时长(黑暗时长);与植物激素的分泌有关。 探究一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新课讲授 (3)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开花接受光的调控,是如何体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的? 提示:萌发需要光照的种子一般较小,这是对环境的适———萌发后能立即进行光合作用,从而避免在无光条件下萌发后“饿死”;植株在生长、开花过程中,跟随着光照的节奏,能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能保证正常地繁衍后代,这也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探究一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新课讲授 【思维训练】1938年美国Hamner等人用苍耳进行的实验发现,发现控制花芽分化的决定因子是暗期长度,即在一个周期中,连续黑暗的时间长度(而非连续日照长度)决定这类植物是否开花。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结论预测下面的实验结果: 组别 处理 预测结果(是否开花) 长日照植物 短日照植物 1 “日短”“夜短” 2 “日长”“夜长” 开花 不开花 不开花 开花 探究一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新课讲授 【迁移应用】“待到秋末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五一”节时需要摆放菊花花坛,欲使菊花在“五一”节时开花,应对其进行怎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