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223985
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8563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2025-2026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学年
(
课件网
)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①基本常识:(1140-1207)字幼安,号稼秆,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病逝后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②地位: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③诗歌风格: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其词书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他作词善用比、兴等手法,又善化用典故入词。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笔法气势雄健、慷慨苍凉,意境深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效忠朝廷,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立志报国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二十二岁的辛弃疾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奋起反抗。 1162年 二十三岁的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活捉叛徒交给南宋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 起义南归 坎坷仕途 1162年至1181年,辛弃疾的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他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继续坚持主战,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朝廷偏安江南,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无人采纳他的建言。在此期间,他被收了军权,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宦迹无常。 归居田园 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他常常一面赏玩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理想而激动,时而因现实无情而灰心愤怒,时而又强自宽慰旷达,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tuō zhòu)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 1204 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而作。 走进词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词牌名 登临地点 题材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xiàn)山、 长江口而得名。形势险固,是历来用兵之地。 北固亭:北固山上北固亭,原名北顾亭,取其不忘中原之意。 解题 怀古词 观眼前之景 思历史人事 抒一己之情 善用 典故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回顾知识 何为用典? 辛词长于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人、古事来比喻 今人、今事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恰当地用典,可使文章富有文采,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部分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0-27)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第一高级中学、曾都第一中学实验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0-27)
《致云雀》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0-27)
湖北省黄冈市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2025-10-27)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0-2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