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4142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0845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2025-2026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人复杂的情感。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比较阅读,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是在风格上的差异。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温故知新 陆游 作者简介 解题 体裁 内容 主旨 (感情) 语言特点 主要手法 品味语言 预习《临安春雨初霁》,完成下列表格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临安春雨后,雨过天晴 律诗 客居京华,长夜难寐,日中无聊 惆怅无奈 清新自然 含蓄隽永 寓情于景 细节描写 以乐写哀 对偶 厌倦官场 心忧家国 壮志难酬 持守清白 一看题目(体裁) 二看作者、背景 三看诗文(景物、典故) 四看关键词、关键句 五看注解 运用“五看法”读懂叙事诗 “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霁”jì: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题 解———临安春雨初霁 临安:今浙江杭州。宋室南迁,定都于此,升杭州为"临安府,称为“行在”。 一是寓有“君临即安”之意; 二是南宋偏安江南,有“临时安置”之意。 知人论世———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可概括为:科举除名———绝恋沈园———载浮载沉———临终示儿。 诗作今存九千多首,主要表现为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激情。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知人论世———时代背景(南宋) 内忧外患 积贫积弱 奸相频出 朝政腐败 皇室昏庸 耽于逸乐 国土沦丧 不思复国 《临安春雨初霁》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六十二岁的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却与他一直追求的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壮志无关。他看透了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软弱与黑暗,倍感心灰意懒。 赴任之前,他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名作。 写作背景 活动一:诵读感知,内容情感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hánɡ/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首 联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近年以来,人世情味薄得像透明的纱,谁让我还要骑着马到京城来客居呢 首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运用比喻和反问,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为自己来京城感到后悔。 2.表达了作者对官场污浊的厌弃和客居京城报国无门的无奈与失落。 活动二:鉴赏探究 开篇,直抒胸臆,奠定全诗的哀叹感伤的感情基调。 颔 联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我在小楼听了一夜淅淅沥沥的春雨,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 意象: ①小楼,古诗词中常与忧伤惆怅情绪相关。 ②深巷,达官贵人居深巷,贪享乐,忘却亡国之危。 ③春雨杏花,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 颔联选取了哪些意象?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情感: ①诗人一夜听雨未眠,抒发因国事而愁的郁闷惆怅。 ②杏花、春雨用明媚的春光图景以乐写哀,反衬统治者贪图安乐不思复国、诗人壮志难酬的落寞失意。 颔 联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我在小楼听了一夜淅淅沥沥的春雨,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