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4827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106412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课堂导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豪放不羁、踌躇满志、旷达自信 教学目标 1.诵读词作,了解写作背景,梳理词作内容; 2.鉴赏词作,掌握对写法、以景结情等艺术手法; 3.品读词作,体悟苏轼对亡妻真挚的情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 ,号 ,眉州人,北宋文学家, 派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 ”。 散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南宋的陆游合称苏陆 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豪放词创始人 书法 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绘画 开创了湖州画派 子瞻 东坡居士 豪放 三苏 任务一 读诗·析意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任务一 读诗·析意 mǎo bìn gāng liáng 你听出了什么样的感情基调? 凄凉、哀伤 解题 任务一 读诗·析意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 记梦: 梦见爱妻王氏。 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 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近四十。 梦 梦前思量: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梦中相逢: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梦醒悲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请以“梦”为线索,梳理诗词内容。 任务一 读诗·析意 任务二 赏诗·品情 诗人为什么要记这个梦? 诗人是如何记梦的? 任务二 赏诗·品情 古诗常见手法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 、借代、夸张、反问、设问、对偶、排比、反复、列锦、双关、互文、通感、顶真等 表现手法 象征、比兴、对比、衬托、渲染烘托、用典、对写法等 表达方式 描写(细节描写、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结构技巧 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自读,赏析“梦前”诗句 任务二 赏诗·品情 手法: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 虚实结合:设想两人重逢时的场面,想象与现实相结合。 创作背景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调,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 二十年仕途奔波,妻子亡故整十年。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他感伤……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词悼亡是作者首创)。 创作背景 与已逝妻子相隔千里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自读,赏析“梦前”诗句 手法: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 虚实结合:设想两人重逢时的场面,想象与现实相结合。 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