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5055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课件(共55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27023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课时,PPT,55张,课件,分类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目标素养 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类别的物质,了解元素与物质的关系2.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物质的常见类别 3.能利用分类思想进行学习,了解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 4.能从微观粒子角度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并能认识胶体的性质,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 5.通过对酸、碱、盐的性质的学习,了解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不同类的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知识概览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1)元素和物质的关系。 ①任何物质都是由 元素 组成的,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②元素可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 同种 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有的单质有多种形态,如 金刚石 、 石墨 和 C60 都属于碳单质。像这样,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 同素异形体 。 化合物是由 不同 的元素形成的纯净物。不同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 微思考1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属于纯净物”的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虽然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但是氧气和臭氧是两种物质,故属于混合物。 (2)利用树状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树状分类法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如下图所示: (3)利用交叉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交叉分类法是 从不同的角度 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根据交叉分类法用连线的方式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4)氧化物的分类。 氧化物是指由 两 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可以将氧化物分为 金属 氧化物和 非金属 氧化物;根据氧化物能否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可以将氧化物分为 碱 性氧化物、 酸 性氧化物等。请填写下表: 微思考2 教科书中为什么说“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那么所有的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吗 所有的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吗 提示: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它们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称为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但是Mn属于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及其分类。 ①分散系。 举例:如溶液中, ②分散系的分类。 (2)胶体。 ①分类。 ②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填写下表: 实验结论及解释: 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所得到的红褐色液体为氢氧化铁胶体。 光线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而形成了一条光亮的“通路”,这个现象叫做 丁达尔效应 。 微判断 (1)溶液、胶体和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 (2)云、雾的分散质是小液滴,故它们都是液溶胶。(  ) (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可制备Fe(OH)3胶体。(  ) (4)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 (  ) √ × × √ 课堂·重难突破 一 分类法及物质的分类 问题探究 《天工开物》中载有:“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掘取受燔……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根据上述文字的描述,可知可燔石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矿物质,高温分解,生成的①物质A与水反应。在现代化学实验室中,有人将所谓的“可燔石”投入②稀盐酸中,可生成能使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④气体B。 (1)上述文字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哪些 属于氧化物的有哪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