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6004

上海市市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7434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上海市,市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
    市西中学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答案 除特别标注,其余每空2分 一、黑火药 (本题共27分) 1.①. C ②. N2、K2S ③. 略 ④ 6NA或3.612×1024 2.(1)①. ②.O=C=O (2)E F (3)B A (共4分) 3.H2SO3 H+ + HSO3- HSO3- H+ + SO32- H2O H+ + OH-(各1分,共3分) 4.(1)N<C<S (2)C (3)AB 二、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本题共14分) 5.B 6.D 7.B 8.C 9.B 10.C 11.B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本题共17分) 12.A 13.D 14.B 15.D 16.C 17. 4 (1分) ⅣA /第14 (1分) 18.Cl- >O2- >Al3+ 19.P原子和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P原子电子层数多,半径大,核吸引电子能力弱,所以P元素非金属性弱于N (3分) 四、元素周期律(本题共20分) 20.B 21.a (1分) 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合理即可 22.BD 23.H、C、O、Na、S (各1分,共5分) 24.(1)4 (2)NaHCO3等 合理即可 25.> 五、化学实验 (本题共22分) 26.D 27.C 28.A 29.(1)2NaHCO3Na2CO3+CO2↑+H2O (2)干燥CO2 (3)球形干燥管 2Na2O2+2CO2=2Na2CO3 + O2 6.02×1023 / 1NA (4)检验CO2是否除尽 30.(1)0.84g (2)≥2 设投入x mol Na2O2和y mol NaHCO3,在300℃下充分反应,若残留固体为纯净物,则固体产物为Na2CO3,根据元素守恒2n(C)≥n(Na),则2y≥(2x+y),则起始时,≥2,故答案为:≥2。市西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2025.4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必须将答案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不得分。 3.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只有1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正确选项的,漏选1个得一半分,错选不得分;其他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一、黑火药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爆炸反应为: S + 3C + 2KNO3 == K2S + N2↑ + 3CO2↑ 1.上述反应中的还原剂为_____,还原产物有_____。标出上述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当有1 mol KNO3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 2.(1)写出上述反应中,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的电子式:_____,非电解质的结构式:_____。 (2)下列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的是_____。(不定项) A. S B. C C. KNO3 D. K2S E. N2 F. CO2 (3)硫粉在107℃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为____,硝酸钾在334℃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为_____。 A. 离子键 B. 分子间作用力 C. 共价键 D. 金属键 3.黑火药爆炸时可能会生成少量的SO 。将SO2通入水中后,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方程式有:_____。 4.(1)S、C和N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下列事实能说明碳与硫两元素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有(  ) A. 单质熔点:C > S B. 酸性: C. 中碳元素为价,硫元素为价 D. 沸点:CH4 < H2S (3)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也造成了不少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不定项) A. 雷雨天气有助于空气中的N2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NO3— B. PM 2.5 (微粒直径约为)含氮的分散质分散在空气中,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SO2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品中 D. “酸雨”是由大气中的碳、氮、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造成的 二、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钠及其化合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5.在探究钠与冷水的反应实验中,无法体现的性质是(  ) A. 钠的密度小于水 B. 金属钠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C. 金属钠的熔点低 D. 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6.工业上用NaOH溶液捕捉废气中的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