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6239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一教研站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10105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苏省,答案,试卷,化学,月月,学期
  • cover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一教研站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习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 B.开发“华为手机”鸿蒙系统 C.研究“神舟十七”号飞船轨道 D.研制“奋斗者”号钛合金材料 2.人类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拉瓦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B.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和分子假说 C.闵恩泽是中国石油化工催化剂研究的奠基人,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D.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的全新理论,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 3.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 B.“玉石”变“印章” C.“水果”变“果汁” D.“葡萄”变“美酒” 4.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氦气可制作霓虹灯 B.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来防腐 C.焊接和切割金属时使用氧气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5.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B. C. D. 6.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验证 B.提出假设 C.观察现象 D.做出结论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氧气 B.收集氧气 C.铁丝燃烧 D.处理废渣 8.以下各场景中的变化过程及其反应类型的归类不正确的是 A.家庭生活中:铁丝生锈—氧化反应 B.工业生产中: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分解反应 C.教学实验中: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分解反应 D.科学探究中:红磷与氧气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氧化反应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黑烟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10.根据一些反应事实能推导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导错误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细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某双氧水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 反应物种类 A.A B.B C.C D.D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A.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D.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1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分类 B.物质的分类 C.空气的成分 D.可加热仪器分类 13.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变化与守恒: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 B.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二者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4.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t1s-t2s压强迅速升高到最高点,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