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6288

第三章 第2节 弹力(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5次 大小:56486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2节,弹力,课件,学案,练习
    (课件网) 第2节 弹 力 核心 素养 目标 物理观念 (1)知道形变的概念及常见的形变,知道弹力的定 义及产生条件。 (2)理解劲度系数的概念及影响劲度系数的因素; 知道胡克定律的内容、表达式。 科学思维 (1)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方向。 (2)会应用胡克定律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实例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目 录 01. 基础知识·准落实 02. 核心要点·快突破 03. 教学效果·勤检测 04. 课时训练·提素能 基础知识·准落实 梳理归纳 自主学习 01 知识点一 形变 1. 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或 会发生变化,这种变 化叫作形变。常见的形变有 、 等。 2. 形变的分类 (1)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界的作用力后 ,如弹簧、橡皮筋等,这样的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2)塑性形变:当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变 ,如橡皮泥等,这样的形变叫作塑性形变。 形状  体积  伸长  弯曲  能够恢 复原状  不能完全恢复原 状  3. 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 ,撤去作用力后物 体 ,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限度  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  知识点二 认识弹力 1. 弹力的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 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2. 弹力产生的条件 (1)两个物体必须 。 (2)两个物体接触处 。 接 触  直接接触  发生形变  3.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引起形变的作用力的方向 ,还可以认 为是与形变恢复原状趋势方向 。 相反  相同  知识点三 胡克定律 1. 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缩 短)量x成 。 (2)公式:F=kx,式中k叫作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 米,符号是 。 正比  N/m  2. 劲度系数 (1)意义:弹簧劲度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 (2)弹簧劲度系数与弹簧软硬的关系:劲度系数越大,弹簧 ;劲度系数越小,弹簧 。 (3)影响因素:弹簧本身的结构(材料、匝数、直径等)。 越 硬  越软  【情景思辨】  (1)取一个扁玻璃瓶,里面盛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塞封 口,使水面位于细管中,用手捏玻璃瓶,管中水面上升。放开手后, 管中水面又回到了原位置。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弹性形变。 ( √ ) (2)用手压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脚踩在松软的泥土上,留下 了深深的脚印。它们发生了弹性形变。 ( × ) (3)海绵受挤压发生形变,桌面受挤压不会发生形变。 ( × ) √ × × (4)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 变。 ( √ ) (5)对形变的弹簧,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 簧的长度成正比。 ( × ) √ × 核心要点·快突破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02 要点一 对弹力的理解 【探究】 (1)图甲中杯子放在桌面上,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那么我们通过 什么方法可以观察? 提示:用放大微小形变的方法可以观察。 (2)图乙中用弹簧拉小车,小车由静止而运动,小车的运动状态为 什么会发生变化? 提示:被拉伸的弹簧在恢复原状过程中给小车一个拉力作用。 【归纳】 1. 产生弹力的两个必备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2. 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 (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2)假设法:假设在接触位置将与物体接触的另一个物体去 掉,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保持原来的状态, 则物体间无弹力作用;若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物体间 有弹力作用。 (3)运动状态判断法 ①分析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分析要研究的弹力; ③根据物体受到的其他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对应,确定 该弹力是否存在。 (4)作用效果法:如果相互接触的物体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