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1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的作用(重点)。 2.举例说明植物激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难点)。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乙烯是植物体产生的,发挥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是植物激素。 生活小常识:我们会将买来的硬邦邦的猕猴桃与香蕉放在一起,很快猕猴桃就软软的,酸甜可口,这个过程是利用了香蕉产生的乙烯。 思考:乙烯在植物体内能发挥什么作用? 乙烯是植物激素吗? 在猕猴桃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体内还有哪些植物激素起作用? 各种植物激素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情境导入 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目 录 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激素的种类 1.生长素 2.细胞分裂素 3.赤霉素 4.脱落酸 5.乙烯 6.油菜素内酯 思考 资料1 1926年,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疯长(恶苗病),结实率大大降低。研究者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也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 导致水稻患恶苗病的不是赤霉菌菌体,而是赤霉菌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 发病前期 发病中期 发病后期 恶苗病植株 正常植株 (1)我们从上述资料中能得到哪些重要信息? 赤霉素的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1 思考 资料2 1935年,科学家从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简称GA)。 资料3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从赤霉菌培养液中分离和鉴定了可导致水稻患恶苗病的三种不同的赤霉素,分别命名为GA1、GA2、GA3。 (2)根据以上资料 (填“能”或“不能”)确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因为 _____ _____。 不能 科学家们只是从赤霉菌的培养液中得到了这种化学物质,还没有证实植物自身能合成这种物质 赤霉素的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1 思考 实验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外源性赤霉素可以使矮生型玉米(一种突变体)显著长高,可以达到正常玉米的高度,但是不能使正常(野生型)玉米明显增高。 (3)根据这一实验现象,你认同下面哪种解释?并说出理由。 ①矮生型玉米和野生型玉米体内均可产生内源性赤霉素, 但矮生型玉米体内缺乏赤霉素的受体。 ②矮生型玉米体内产生的内源性赤霉素较正常玉米少, 外源性赤霉素补充了内源性赤霉素的不足。 赤霉素的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1 思考 ①矮生型玉米和野生型玉米体内均可产生内源性赤霉素, 但矮生型玉米体内缺乏赤霉素的受体。 ②矮生型玉米体内产生的内源性赤霉素较正常玉米少, 外源性赤霉素补充了内源性赤霉素的不足。 你认同第 种解释。作出判断的理由是_____ _____; 否定另一种解释的依据是_____ 。 ② 如果矮生型玉米体内产生的内源性赤霉素少, 则施加外源性赤霉素后会使其显著长高,而野生型玉米由于自身的内源性赤霉素够用,所以对外源性赤霉素不敏感 如果矮生型玉米体内缺乏赤霉素的受体,即使施加外 源性赤霉素,也不会使矮生型玉米长高 赤霉素的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1 思考 终于,我们确认植物体内可以产生赤霉素,这种物质属于植物激素。 资料4 1958年,人们从红花菜豆未成熟的种子中提纯了赤霉素GA1。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植物体内有多种赤霉素。 赤霉素的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1 为什么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呢?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茎伸长,从而促进植物长高。 有关资料表明赤霉素还可以促进种子、块茎等休眠体的萌发。 资料5 种子中的赤霉素主要来自胚,它可促进种子等休眠体的萌发。小麦种子的胚乳中储存大量淀粉,水解后可为胚的萌发提供充足的能源物质。 探究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机理 (4)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原理,用去胚小麦种子(保留完整胚乳)做了下面的实验。 用清水浸泡48h,切半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