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6494

第四章 习题课四 动力学中的五类常见问题(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5041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必修,2019,教科,物理,高中
    习题课四 动力学中的五类常见问题 1.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2m,静止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现对B施加一水平拉力F,A、B两物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对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B. C. D.F 2.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2 kg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到如图所示方向不变的合外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2 s时,物体的速率最大 B.在2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5 m/s2 C.在2 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10 m D.0~2 s这段时间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3.A、B两物块靠在一起放置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外力F作用在A上,推着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已知外力F=10 N,mA=mB=1 kg,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g取10 m/s2,则A、B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A、B之间的弹力大小分别为(  ) A.a=3 m/s2,FAB=6 N B.a=2 m/s2,FAB=6 N C.a=3 m/s2,FAB=5 N D.a=2 m/s2,FAB=5 N 4.(多选)如图所示的装置叫阿特伍德机。绳子两端的物体竖直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总是小于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这使得实验者可以有较长的时间从容地观测、研究。已知物体A、B的质量均为M,物体C的质量为m。轻绳与轻滑轮间的摩擦不计,轻绳不可伸长且足够长。物体A、B、C由图示位置静止释放后(  ) A.绳子上的拉力大小T=(M+m)g B.物体A的加速度a=g C.的取值小一些,便于观测和研究 D.的取值大一些,便于观测和研究 5.如图所示,在一条倾斜的、静止不动的传送带上,有一个滑块能够自由地向下滑动,该滑块由上端自由地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为t1;如果传送带向上以速度v0运动起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该滑块由上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为t2,那么(  ) A.t1=t2 B.t1>t2 C.t1<t2 D.不能确定 6.(多选)传送带是物流包裹自动化分拣系统的核心装置。如图,一批快递包裹被扫描识别后由静止出发,通过水平匀速转动的传送带从A运输至B。下列说法中有助于缩短包裹在A、B间运输时间的有(  ) A.包裹质量更小 B.给包裹一定的初速度 C.换装粗糙程度大的传送带 D.减小传送带的运行速度 7.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质量M=2 kg的平板小车,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滑块(视为质点)以v0=3 m/s的初速度从A端滑上小车,如图所示。小车长l=1 m,小滑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g=10 m/s2,从小滑块滑上小车开始计时,1 s末小滑块与小车B端的距离为(  ) A.1 m B.0 C.0.25 m D.0.75 m 8.在水平光滑地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的长木板和小滑块叠放在一起,开始它们均静止。现将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在长木板的右端,已知长木板和小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M=2 kg,m=1 kg,取g=10 m/s2,如图所示。当F取不同数值时,小滑块的加速度a可能不同,则以下正确的是(  ) A.若F=6.0 N则a=3.0 m/s2 B.若F=8.0 N则a=4.0 m/s2 C.若F=10 N则a=3.0 m/s2 D.若F=15 N则a=4.0 m/s2 9.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斜面底端固定一挡板C,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静止在斜面上。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物块A,在物块B恰好离开挡板C的瞬间撤去力F,重力加速度为g,则撤去力F的瞬间(  ) A.物块A的加速度为零 B.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C.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上 D.物块B的加速度为零 10.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体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体,使斜面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加速度增大,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不变 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体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斜面体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 D.无论加速度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