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6814

10《老人与海(节选)》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72530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美·海明威 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这位草莽将军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其实,在一百年前的美国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海明威。 家庭生活 海明威从小跟随父亲四处行医,性格爱好深受父亲影响,刚强豪爽,喜欢渔猎、游泳、打球、拳击、斗牛、旅行等冒险竞技活动。其母格雷丝·霍尔,虔诚信教,爱好音乐、绘画,经常带孩子到芝加哥看画展,让海明威从小学大提琴,培养了他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海明威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在瓦伦湖的农场中度过,没事就喜欢缠着大人给他讲各种各样的故事,而且还要把人物模仿一番才满意。这也为他后续的文学创作作出了重要的铺垫。 学生时代 成为学生后,海明威马上显示出他的文学的天赋。中学时就开始在两个文学社发表自己的作品崭露头角。高中一毕业就被美国举足轻重的《堪城星报》录用,当上了记者。 三次参战经历: 一战期间,在法国和意大利做战地救护工作。一次执行任务时,遭到炮击,身中 200 多块弹片。获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身心两方面受到重创,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不人道。 1936-1939 年以记者身份参加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创作剧本《第五纵队》( 1938 )、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1939 )。 1941年,二战期间,作为随军记者到中国,报道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他把自己的游艇改装成战艇,配备了电台、机枪和几百磅炸药,准备在古巴海面撞击德国潜艇。 晚年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皮肤癌、精神抑郁症等疾病。 1961 年 7 月 2 日清晨,在爱达荷州的居所,用双筒猎枪自杀。 有人用“现代英雄神话”来概括海明威传奇的一生。 他痴迷拳击而永久伤害了一只眼睛;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参加过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去非洲打猎时飞机失事,成为生前能读到自己讣告的极少数作家之一;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后返美定居。晚年身患重病,精神抑郁,1961年开枪自杀。这就是海明威的人生和个性。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诠释着“硬汉”的含义。 战场前线的生死经历,也对海明威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硬汉的形象,如拳击手、斗牛士、军人都曾出现在他的笔下。 硬汉形象 硬汉形象是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心中的硬汉形象,成为海明威作品中众多硬汉形象最突出而独特的代表。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表现战后青年人的空虚和迷惘,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除了《老人与海》外,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独创的“冰山”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肯尼迪:“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是“文坛硬汉”,被称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迷惘的作家—海明威 1926年,海明威将美国女作家斯泰恩的一句话作为《太阳照常升起》一书的题词:“你们全是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就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专门名词,用来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