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7206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26556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 困顿人生中的生命诗意 1.这是一首存在诸多矛盾、错位的词作。请你仔细阅读,提出疑问,填在“我思故我在”学习活动单上。 2.近日,学校隆重推出《朗读者》展示活动。本月主题是“苏轼与黄州的故事”。经班级投票选定《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展示词作,现进行展示前的准备工作: 一是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朗诵进行布景,营造恰切氛围; 二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体悟苏轼情志,以期朗诵的效果更佳。 前置任务 疑问 矛盾处 关于地点的疑问 "赤壁大战"和"黄州赤壁"是同一地点吗 关于人物的疑问 "羽扇纶巾"原是诸葛亮等文臣的装扮,为何用来形容周瑜 周瑜当真如词作中体现的那样春风得意吗 关于时间的疑问 赤壁之战之际是小乔初嫁之时吗 关于事件的疑问 周瑜和小乔是情投意合地结合的吗 "樯橹灰飞烟灭"符合史实吗 苏轼的文化贡献 苏轼是一位全才,他在被贬黄州、精神苦闷之际,通过咏怀古迹实现了精神突围,为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深入研究和传承 苏轼的精神突围 穿越历史风 云,来到黄州赤壁,看到苏轼迎面走来,从监狱里走来,带着官职和脏水,满怀侥幸与绝望,被押向荒凉小镇。 赤壁三绝的解读 要真正读懂苏轼,避不开黄州赤 壁,苏轼于黄州赤壁写就“赤壁三绝 ”,分别是《念奴娇 ·赤壁怀古》、 《赤壁 赋》和《后赤壁 赋》。 情景导入 涵泳品味 亲临雄奇赤壁 学习活动一 与苏轼多次对话的黄州赤壁,又是一派怎 样的景象? 黄州赤壁,一派雄奇壮阔之景。读来 颇感苏轼词风豪放。 问答环节 若要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朗诵进行布 景,营造恰切的氛围,可以选择哪些景? 完全得益于苏轼用词的艺术。 问答环节 1. “穿”字甚好。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穿”的:“通也。”陡峭山崖 直通云霄,写出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 2. “惊”字出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将其解释为“马骇也”,像惊马一样的 波浪拍击着岸边,写出江水的汹涌澎湃。 3. “卷”字亦佳。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浪,犹如白雪。柳永的《望海潮》 中也有一个“卷”字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上阕中的哪几个词用得有味道,理由是什么? 问答环节 黄州赤壁,当真如此雄奇壮阔吗? 陆游在《人蜀记》中说,赤鼻矶“略无草木”。 范成大在《吴船录》也说:“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9 ……之境,东坡词赋微夸焉。” 资料 拓展 质疑思考 《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的月下赤壁,在苏轼《后赤 壁赋》中被形容为“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可小土丘赤鼻矶,哪有什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之惊心动魄?黄州赤壁,实为赤鼻矶,就是一个小土丘而已,以上皆为苏轼的夸张与变形。 点拨启悟 苏轼将黄州赤壁写得气魄雄伟,是刻意为之。 其一,融入了词人的主观想象,表面是在写黄州赤壁的景色,实则是在描绘词 人心中那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古战场,从中体现他不凡的抱负、阔大的胸襟 、 豪放的词风; 其二,为即将出场的“风流人物”周瑜蓄势布景,雄奇之景配风流之人,甚好。 苏轼为何将之写得那样气魄雄伟?是无意为之?还是刻意为之? 问答环节 于矛盾处解词 细看风流人物 学习活动二 在苏轼眼中,周瑜是什么样的形象? 1.年少有为的英姿 2.小乔出嫁的矛盾 3.儒将的风度 4.从容镇定 问答环节 1.年少有为的英姿 遥想公瑾当年,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他34岁,年少有为,意气风发,展现出了 非凡的才华和英勇。 周瑜形象 2.小乔出嫁的矛盾 “小乔初嫁了 ”,此处有一矛盾,周瑜 纳小乔是建安四年,而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相隔近10年,不该用“初”。 苏轼有意以美女衬英雄, “小乔初嫁” 更衬出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