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7509

1.1开放互动的世界 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2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8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九年级,法治,道德,统编,格式,开放
  • cover
九年级下册 1.1《开放互动的世界》 教学设计 课题 1.1 开放互动的世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道德与法治九下开篇第一课第一课时,承接七上校园生活、八下社区生活、九上国家发展的内容,实现“个人-社会-国家-世界”认知维度的延伸,是构建全球视野的关键起点。教材以“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为逻辑主线,结合生活案例与时政元素,将抽象的世界特征转化为具象认知,为后续学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国家层面的政治认知,对“全球商品”“外国品牌”等有生活体验,但对“经济全球化表现”“文化多样性意义”等抽象概念理解较浅;同时,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参与辩论、分享等互动活动,不过对复杂现象(如经济全球化利弊)的辩证分析能力仍需引导,且易出现“崇洋媚外”或“排斥外来文化”的极端认知倾向。 核心 素养目标 1. 政治认同:认同当今世界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特征,理解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树立全球视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 道德修养:学会尊重文化差异,摒弃极端文化态度,养成平等交流、包容多样文化的道德品质。 3. 法治观念:初步感知贸易保护主义与全球贸易规则的关联,树立“开放不违规、合作守规则”的法治意识雏形。 4. 健全人格:通过经济全球化利弊辩论,提升辩证思维能力,避免认知极端,形成客观、理性看待全球现象的健全人格。 5. 责任意识:明确个人生活与世界发展的关联,树立“关注世界、参与全球交流”的个人责任意识,同时关注国家应对全球挑战的举措。 重点 当今世界的三大特征(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与意义;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难点 辩证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理解“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原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具体活动: 以“普通人的早晨”为场景,讲述“中国义乌大美”的生活片段(使用美国佳洁士、法国欧莱雅、中国海尔冰箱等多国产品),提问引导:“大美的早晨用到多个国家产品,这说明我们的世界有什么特点?”,随后引出本课主题———《开放互动的世界》,并明确预习任务(5分钟预习课本,圈画“当今世界特征”“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相关答案)。 学生具体活动: 认真倾听生活案例,思考教师问题,随后按要求预习课本,圈画关键信息并标记疑问点。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降低认知门槛,激发学习兴趣;预习任务明确方向,培养学生“圈画标记”的学习习惯,为新课教授铺垫。 讲授新课 第一幕:认识共同的家园———当今世界的特征 教师具体活动: - 组织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外国品牌”,补充“中国华为等品牌走向世界”的案例,总结当今世界“开放、发展、紧密联系”三大特征,强调“需熟记”; - 展示“贫富差距(大厦与贫民窟)”“贸易保护主义(反对手势)”图片,解释概念,说明“封锁孤立、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困扰人类社会”; - 提问引导:“世界的这些变化,对国家和个人有什么影响?”,结合案例总结“影响国家发展(增加合作机会)、关联个人生活(世界事影响个人)”。 学生具体活动: 积极分享外国品牌案例,记录三大特征;观察图片理解世界存在的问题,思考并回答世界变化的影响,做好笔记。 第二幕:放眼全球经济———经济全球化 . 教师具体活动: - 结合预习提问:“全球经济的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答“经济全球化”),播放经济全球化科普视频,提醒学生“关注视频核心定义与案例”; - 视频后梳理:经济全球化定义(商品、劳务等全球流动配置,各国经济相互依赖),以“苹果手机生产(美研发、瑞摄像头、中组装)”为例,提问“美国为何不独立生产?”,总结“生产全球范围内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