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7897

26 一个粗瓷大碗课件+素材

日期:2025-11-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68次 大小:157122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一个,粗瓷,大碗,课件,素材
    (课件网) 26 一个粗瓷大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一个普通的粗瓷大碗,其中会有怎样感人的革命故事呢? 新课导入 背景链接 东北人民革命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东北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统称“抗日义勇军”,约50万人,在东北各地抵抗日军进攻。1936年,与当时东北各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联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独立奋战十四年,作战数万次,为全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赵一曼是东北人民革命军中的巾帼英雄,她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为革命战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烈士身份证 姓名:赵一曼 中国共产党党员 抗日民族英雄 1905-1936 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思考:“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送碗、还碗 2—4 盛饭、倒饭 5—8 丢碗 9—11 认读字词 瓷器 赵一曼 抗联 结束 缸子 归还 一顿饭 灶台 沾水 不禁 铁锅 侦察 cí zhào kàng shù gāng dùn zhān huán zào jīn guō zhēn 瓷 赵 抗 缸 还 灶 束 顿 沾 禁 锅 侦 多音字 还 huán hái 还击 还有 面对敌人的挑衅,我军战士进行了强有力的还(huán)击。 这件事情还(hái)没有做完。 huán ①回,归;②回报;③归还;④姓。 hái ①仍旧,依然;②更;③再,又;④尚,勉强过得去;⑤尚且;⑥表示没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 禁 jīn jìn 禁受 禁烟 林则徐禁(jīn)受住各方面的压力,坚决地开展了禁(jìn)烟运动。 军事上指出其不意地打击。 ( ) 使消灭;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 ( ) 感到难以应付。 ( ) 出声;说话(多用于否定式)。( ) 袭击 消灭 为难 词语解释 吭声 品读课文 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这样一个普通的碗为什么要放到军事博物馆里? 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感人之处在哪里呢?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读一读上面的句子,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赵一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碗用。 通讯员“送碗”的急切心情 赵一曼为什么要求通讯员把碗还回去?她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呢? 赵一曼以为通讯员找来的碗是从别的同志那里拿来的,所以要求他送回去。 赵一曼可能在想:“这个碗一定是通讯员从别的同志那里拿来的,如今生活条件这么艰苦,有的同志连吃饭的碗都没有,我怎么能拿别人的碗来吃饭呢?一定要把碗还给战友。” 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读句子,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赵一曼已经多日未曾吃过饱饭了。 团长、政委和战士们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 当时“日子非常艰苦”。 赵一曼为什么趁人不注意时把饭倒进锅里,只盛了半碗野菜粥呢? 赵一曼明白:粮食都是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送到部队里来的,能送来一点儿粮食不容易。运来的粮食不够吃,所以部队的日子非常艰苦,因为同志们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把粮食留给伤病员吃,他们更需要营养。所以,赵一曼把高粱米饭倒进了锅里,只盛了半碗野菜粥,这个事例生动地表现了赵一曼关心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赵一曼用的粗瓷大碗是真的“丢”了吗?什么时候她的碗才不会再“丢”呢? 赵一曼的碗并不是真的“丢”了,而是送给了七班的战士们,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只有部队里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