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专练:物质检验与鉴别 考点 1、常见物质的鉴别 物质 试剂、方法 实验现象 稀盐酸和稀硫酸 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 Ca(OH)2 和NaOH溶液 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CO2气体(或各滴入几滴Na2C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Ca(OH)2,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羊毛织品、合成纤维和棉织品 分别灼烧 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且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织品;有特殊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产生烧纸味,不结球的是棉织品 2、常见离子的检验和鉴别 离子 试剂、方法 实验现象 酸(H+) ①取少量试剂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变红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剂滴在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③取少量试剂加入活泼金属(如Zn粒) 有气泡产生 ④取少量试剂加入碳酸盐(如Na2CO3、CaCO3) 有气泡产生 碱(OH-) ①取少量试剂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变蓝 ②取少量试剂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 ③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剂滴在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④取少量试剂加入可溶性铜盐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Cl- 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解 SO42- 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BaCl2溶液 酸化后无现象,加入BaCl2后产生白色沉淀 CO32-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NH4+ 加入强碱,加热将产生的气体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纸变蓝 Fe3+ 加入强碱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 Cu2+ 插入铁丝(或加入强碱溶液) 铁丝附有红色物质(或产生蓝色沉淀) (2025秋·浙江台州月考)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B ) A.Na2CO3、H2SO4、HCl、NaNO3 B.NaOH、NaCl、MgCl2、FeCl3 C.HCl、AgNO3、HNO3、MgCl2 D.K2SO4、NaOH、BaCl2、HNO3 1、(2025秋·浙江月考)图甲为烧烤用的“金属纸”,为了鉴别其主要成分是铝(Al)还是锡(Sn),根据图乙下列物质可行的是( ) A.稀盐酸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答案】C 【详解】A、铝、锡均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不能鉴别其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锡,故选项错误; B、铝、锡的金属活动性均比镁弱,均不能与MgSO4溶液反应,不能鉴别其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锡,故选项错误; C、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锡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铝能与FeSO4溶液反应,锡不能与FeSO4溶液反应,能鉴别其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锡,故选项正确; D、铝、锡的金属活动性均比银强,均能与AgNO3溶液反应,不能鉴别其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锡,故选项错误。 2、(2025秋·浙江绍兴月考)有一瓶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是碳酸钠溶液或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仅用下列试剂无法进行鉴别的是( ) A.pH试纸 B.酚酞试液 C.稀盐酸 D.硝酸银溶液 【答案】D 【详解】A、用pH试纸测定pH,若显碱性,则是碳酸钠溶液,若显中性,则是氯化钠溶液,能进行鉴别,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碳酸钠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氯化钠溶液,能进行鉴别,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氯化钠与稀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银沉淀、氯化银沉淀,均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3、(2024秋·浙江期中)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不能一次完成任务的“警察”是( ) A.紫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