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0398

指数函数切线放缩问题 讲义(含解析)-2026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日期:2025-10-3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6050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指数函数,切线,放缩,问题,讲义,解析
    专题十四、指数函数切线放缩问题 1.指数函数与直线的放缩关系 模型一:.(用替换,切点横坐标是),通常表达式为; 模型二:.(用替换,切点横坐标是),平移模型,找到切点是关键; 模型三.(用替换,切点横坐标是),常见的指对跨阶改头换面模型,切线方程是按照指数函数给与的; 模型四:.(用替换,切点横坐标是),通常有的构造模型; 在一些解答题的详细书写过程中,通常都要用上“指数找基友”模型,具体过程见专题十一,这里不再叙述. 我们要注意,切线放缩的本质是化曲为直. 例题1:已知为正实数,直线与曲线相切,则的最小值为( ) 例题2:已知函数,函数的最小值为,则实数的最小值是( ) 例题3:已知,函数的图像与轴切于点,则实数的值分别为( ) 例题4:对于任意,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 例题5:函数的最小值是 . 例题6:函数函数的最小值是 . 例题7:已知关于的不等式对于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例题8:函数,若对任意,总有不等式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题9:已知直线与曲线相切,则的最小值为( ) 例题10:函数,若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题11:设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对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例题12:已知函数的图像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若,且在上的最小值为,证明:当时,. 2.与二次函数相关的特殊放缩问题 模型一:处的切线构造:; 模型二:处的切线构造:. 例题1: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极值; (2)若对任意的,有解,求的取值范围. 例题2:已知函数. (1)若曲线在处的切线斜率为,求的值; (2)若,求证:当时,的图像恒在轴上方. 例题3:证明:. 例题4:若对任意的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题5: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2)求证:当时,. 3.与反比例函数相关的特殊放缩问题 模型一:处相切构造,或者切点为,利用证明;,或者,证明过程用求切线方程或者参照“指数找基友”即可 模型二:处相切构造,证明过程按照“指数找基友”的方法即可. 例题1:已知函数在上有两个零点,则的范围是( ) 例题2:曲线,若曲线,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例题3: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的取值范围是( ) 例题4:已知直线既是曲线的切线,又是曲线的切线,则直线在轴上的截距为( ) 例题5: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例题6:若函数恰有两个极值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例题7:已知关于的不等式对于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例题8:已知函数,若时,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例题9:若对于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例题10:已知函数,若函数的最小值为0,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例题11: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求证:当时,对任意都有; (2)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题12:已知函数. (1)若函数的极小值为,求实数的值; (2)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题13:已知函数. (1)若是曲线的切线,求实数的值; (2)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题14:已知函数(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当时,求点处的切线方程; (2)若在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题15: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极值; (2)当时,恒成立,求证:. 例题16: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零点; (2)若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例题17:已知函数的图像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的表达式; (2)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题18:已知函数. (1)若直线为的切线,求的值; (2)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专题十四、指数函数切线放缩问题 1.指数函数与直线的放缩关系 模型一:.(用替换,切点横坐标是),通常表达式为; 模型二:.(用替换,切点横坐标是),平移模型,找到切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