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欧姆定律 教学分析 课前准备 学习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定律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2.能较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课前准备 教学分析 学习重点 :正确理解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 :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相关准备: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学生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 教学内容 01 情境引入 02 互动新授 03 巩固拓展 04 课堂小结 点我喔 情境引入 请大家回顾上节课通过实验得出的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的关系的结论。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 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 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个结论就是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将这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互动新授 知识点一 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20年代经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得出的。 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个定律称为欧姆定律。 互动新授 欧姆定律所反映的“成正比”“成反比”,分别是在“电阻一定”和 “电压一定”时才有的情况。 欧姆定律中说到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属于同一段导体的。 在后面将欧姆定律用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要尤其注意这一点。 知识点拨 互动新授 我们应该学习欧姆的什么精神 坚持不懈的精神; 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欧姆定律的内容可以用公式来表达,请大家看看教材上是怎样表述的。 互动新授 想一想 (1)欧姆定律的公式中,U、I、R 各表示什么 各个物理量分别用什么单位 I=,电压U的单位为伏特(V),电阻R的单位为欧姆(Ω),电流I的单位为安培(A)。 (2)这个公式是怎样概括、表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呢 由欧姆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只要知道了导体的电阻和它两端的电压,就可求出导体中的电流。 所以欧姆定律更全面地反映了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互动新授 (3)如果导体电阻R一定,导体两端的电压由U 变为U , 通过导体的电流由I 变为I , 用公式如何表示 I1=;I2=。 (4)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U一定,导体电阻由R 变为R , 通过导体的电流由I 变为I ,用公式如何表示 I1=;I2=。 互动新授 (5)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有哪些 R=,U=IR。 互动新授 (6)欧姆定律公式使用时应注意些什么 →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的同一时刻的对应值。 →对于变形公式R=,不能说“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这个式子只表明电阻R的数值等于U与I的比值。 →若已知物理量的单位不是伏、安、欧,要先化为伏、安、欧,再代入公式计算。 想一想 互动新授 知识点二 欧姆定律的应用 【例题】如教材图17.2-2所示,闭合开关后,电阻为R 的电阻器两端电压为6 V, 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0.3 A。 (1)计算电阻器的电阻R。 (2)调节电源电压,当电阻器两端电压变 为原来的2倍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原来的几倍 互动新授 第(1)小问是求电阻器的阻值R,依据是什么 欧姆定律。 解答过程: 因为I=, 所以R===20Ω。 想一想 互动新授 阅读第(2)小问,找出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量。 已知条件:电阻器两端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电阻器的阻值保持不变,还是20 Ω。 所要求的量: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原来的几倍。 这个电阻器没有变,所以其阻值保持不变,即第(1)小问中求出的电阻器的阻值 20 Ω。 那么求这一问的依据是什么 欧姆定律。 想一想 互动新授 解答过程: 根据欧姆定律I=,当电阻不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