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第7课 第一课时 短歌行 学习提示 短 歌 行 魏· 曹 操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古体诗的形式特征,学习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综合审美鉴赏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诵读涵泳,发挥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欣赏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提高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目标 豪情三国,英雄辈出 许劭曾评价三国里一个人物———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也说此人“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此为何人? 感知时代 曹操 立德立心 力学力行 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短歌行》。 立德立心 力学力行 关于“歌行”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可配乐歌唱。 “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 指歌词音节长短而言 《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立德立心 力学力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pì jīn yōu duō qì mò zā bǔ 正音解意 立德立心 力学力行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1.作者究竟 忧 什么? 2.诗中曹操是如何抒发这种忧 ? 忧 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 整体感知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立德立心 力学力行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作者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怎样的情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赏析诗歌 设问开头,先声夺人 朝露:生命短促易逝(比喻) 杜康:酒(借代) 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 一忧:人生苦短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出自《薤[xiè]露》,《薤露》为古乐府“相和曲”名,相传原是齐国东部的歌谣,为出殡时挽柩人所唱的挽歌。其意为生命短促,有如薤叶上的露水,瞬间即逝。 到了孝武皇帝朝,歌工李延年破薤露歌为“薤露”“蒿里”,成为汉送葬的挽歌。薤露哀雅伤绝,非后世复有。 为何而忧?———品析诗歌思想内容 思慕情人 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咏起所咏之词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赏析诗歌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