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 生命的诗意 猜猜他是谁? 当看到他的这副满脸沮丧、穷困潦倒的模样,谁会想到他曾在庙堂之上和腐败势力舌战斗法的英雄模样 那个29岁就进士及第,34岁成为翰林学士,35岁担任左拾遗,38岁升为户曹参军,仕途上可谓春风得意的他哪里去了 眼下,他坐在破车之上,或许还在慢慢回想着唐宪宗元和六年的那次对他的致命击吧 -吴光辉《白居易的长归》 猜猜他是谁? 是的,你一生就像沙鸥,四处游荡,有家难回,骨肉分离,仕途坎坷,屡被贬黜。因此,你只能沉郁,你只能压抑,只能在儒家忠君思想的禁锢下,一面同情百姓的疾苦,又常常为帝王辩护,你的人生就是在这样的痛苦矛盾中磨砺着。 --黄建新《浣花溪畔落沙鸥》 猜猜他是谁? 他从庄子、离骚、汉赋的故居里巷中走出来,行囊中满是浪漫主义的吉光片羽。他豪迈不群,敢于让自己的创作脱离别人铺设的轨道,奇伟超拔,视野殊迴,大胆冲撞自己的命运和那些守恒于既定的偶像,一步一步走出了南北朝的低吟浅唱,走出了豢养过徘徊和困顿的一道道低谷。 --车延高《骨头里开出浪漫的花》 大唐男儿 壹·文学常识 一、唐诗的流变与分类 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陈子昂 盛唐诗歌: 边塞:高适、岑参、王昌龄山水田园:王孟 大李杜、张若虚 中唐诗歌: 韩派:韩愈、孟郊、贾岛 白派:白居易、元稹、张籍、柳宗元、刘禹锡 晚唐诗歌: 小李杜+韦庄 二、唐诗的分类 绝句:第三句不押韵 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送别诗;思想怀远诗; 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歌; 咏物诗;咏史诗;哲理诗; 酬赠诗 体裁: 常见题材: 社会与自然的风格方面: 政治、经济、战争、宗教、宫廷、吏治、科举、婚姻、亲情、友谊、羁旅、怀古、山水、田园、动植物等。 三、唐诗阅读与欣赏 1.从诗的意象、意境上去理解、把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 2.从诗的表现手法把握。结合诗歌内容、语言、意境等进行分析,抓住诗所用的手法,揭示诗歌特点。 3.感悟诗歌的立意情感。 4.从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把握。从字句的形象性,字词的表现力或谐音双关等角度分析、把握。 5.从诗歌内容题材把握。 6.从诗歌风格特点把握。风格是由于作者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创作特色。如:李白诗风清新飘逸、杜甫诗风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风通俗鲜明,韩愈诗风深奥险怪。 篇目 内容 形式 情感 诗眼 意象 意境 诗人形象 主题 手法 语言风格 抒情方式/表达方式 所抒之情 四、大唐的“朋友圈” 作者 时代 写作背景 体裁 李白 盛唐 赐金放还 歌行 杜甫 盛唐 流寓夔州 律诗 白居易 中唐 被贬九江 歌行 李白出生 公元701年 第一次相遇 公元744年夏 杜甫出生 公元712年 李白被贬公元744年春 第二次相遇 公元744年秋 第三次相遇 公元745年秋 洛阳 梁宋 齐鲁 公元746年 《梦游天姥吟留别》 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开始 公元772年 白居易出生 公元763年 安史之乱结束 公元767年 《登高》 白居易被贬公元815年 公元816年 《琵琶行》 杜甫其人 (712—770) 放荡赵齐间,裘马颇轻狂。遇李白、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代表作《望岳》 读书游历时期(35岁之前) 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 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 李林甫权倾朝野,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杜甫认识到统治者腐朽。 代表作:《春望》“三吏”“三别” 为官流亡时期(45-48岁) 左拾遗,为房琯向肃宗上书请无罪,后发生安史之乱,避难流亡。 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 漂泊西南时期(49岁-去世) 好友严武扶持于成都营造了草堂,写了240多首诗。 杜甫人生四时期 诵读入境,吟咏悟情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