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 文化有益成果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哲学 文化 活的灵魂 第二单元 第一单元 单元导语: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请思考: 1.近代中国哪两种文化发展倾向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两种文化倾向? 全盘西化论 文化复古主义 第一目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1. 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 (1)文化复古主义 (2)全盘西化论 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彻底拒斥外来文化。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盲目照搬西方文化。 历史虚无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康有为 梁启超 胡适 陈序经 局限:会导致中华文化停滞不前,倒退衰落。 局限:丧失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华民族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保持开放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阅读与思考: 问题:1.有没有必要“拿”?能全“拿”吗?“拿”什么? 2.启示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应该持什么态度? “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有必要“拿”吗?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通过文化交流和交融,有利于丰富本国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能全“拿”吗? 外来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 外来文化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国情。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全盘西化论) “拿”什么? ①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②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 ③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阅读提示: (1)态度: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 (2)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内容表现:我们要学习借鉴: ①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②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 ③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 (4)目的: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巧记: 开放心态 + 三个一切有利于 知识拓展 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公共文化类产品。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 文化产业:以盈利性为目的,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如:影视音像、图书出版、游戏动漫等产品。 注意: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第二目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知识导入 王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从莫斯科归国后,教条主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并引发了后面的红军长征。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