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23259

河北省平泉四海中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9课《鱼我所欲也》 (共27张PPT)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631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河北省,PPT,27张,鱼我所欲也,19课,平泉
  • cover
课件27张PPT。鱼我所欲也明确文言文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及用法。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观点态度。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智闯三关基础关 内容关 写法关我能闯关基础关解释词语:第一段:鱼,我所欲(1)也;熊掌,亦(2)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3)兼(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5)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6)于(7)生者,故不为(8)苟得(9)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10)有所不辟也。如使(11)人之所欲莫(12)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13)则生(14)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15)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16)独(17)贤者(18)有是心(19)也,人皆(20)有之,贤者能勿(21)丧(22)耳。基础关第二段: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23)而与(24)之,行道之人(25)弗受;蹴(26)尔(27)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28)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29)我何加(30)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31)我与?乡(32)为身死而(33)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34)亦不可以已(35)乎?此之谓失其本心(36)。(一)解释通假字: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文言知识 积累储备】(二)解释下列加重词语古今的不同意义: ①一豆羹??? 古: 今:豆子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古: 今:判断动词 ③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古: 今:能够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 今:计时器具 ⑤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 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文言知识 积累储备】【文言知识 积累储备】(三)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重词语的不同意思: 【亦】熊掌亦我所欲也 生亦我所欲 【得】二者不可得兼 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之】人之所欲 人皆有之 得之则生 呼尔而与之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此之谓失其本心 【文言知识 积累储备】【而】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于】所恶有甚于死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则】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之则生 【与】呼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文言知识 积累储备】 (四)词类活用: 所 代词 放在动词前面 组成名词性词组 表示“……的人” “……的事物”“……的地方”等。 所欲 所恶 所不辟 所识【文言知识 积累储备】(五)文言句式: ①鱼,我所欲也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 (六)虚词归类、总结用法: 为 则我能闯关内容关?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1.概括全文的主旨。我能闯关写法关2.本文的写作手法: ①逻辑严密,具有雄辩力量: 不管是分别来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面说明,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取义;接着用假设推理和事实证明,“义”比求生恶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