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线和角 类型1 线段、射线、直线应用题 典型例题1: (1)画出直线AB。 (2)图中有( )条线段,有( )条射线。 思路分析: 直线:直线就是经过两点的一条线,直线两端,也就是两头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没有长度的,也就是可以无止无尽的延长再延长。射线:射线就是直线上的一个点和它一旁的部分,这个点就是射线的端点,从这个点伸出的一条线就是射线,就是只有一边是无限延伸的。线段:直线上两个点和两个点之间的部分就是线段,线段两边有端点,线段是有长度的。 答题区: 变式训练: 按要求画一画。 (1)过点A画直线。 (2)过点B画射线。 (3)过A、B两点画直线。 (4)我发现经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可以画( )条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 )条直线。 类型2 角的分类应用题 典型例题2: 如图,线段表示0°到360°。 (1)点A表示( )角,点B表示( )角。 (2)请在线段上用点C标出直角,用点D标出平角。 思路分析: (1)观察上图可知,整条线段表示360°,平均分成4段,每段表示90°。直角为90°,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据此作答。 (2)直角为90°,平角为180°。整条线段表示360°,平均分成4段,每段表示90°。据此作图。 答题区: 变式训练: 在下图中按要求画图,并解决问题。 (1)画出直线AB。 (2)画出射线BC。 (3)画好的图形中有( )种角。在图中指出并写出角的名称。 类型3 角度计算应用题 典型例题3: 如下图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沿AB折叠,如果∠2=40°,那么∠1是多少度? 思路分析: 由题意和题图可知:将正方形纸沿着线段AB折叠,则折叠线AB左侧(∠2)与右侧(∠3)的角度数相等。观察图形可知,∠1、∠2、∠3合起来组成直角。据此解答。 答题区: 变式训练: 如图,已知∠1=35°,求∠2和∠3的度数? 类型4 线与角综合应用题 典型例题4: 希望小学举办了一场风筝比赛,选手们所用的风筝线一样长,假如他们都把风筝线放到最长。 (1)量一量,王红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是( )°,李明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是( )°。 (2)风筝的高度和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有什么关系? (3)如果张亮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是50°,他的风筝飞得比王红的风筝( )。 思路分析: (1)先测量王红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把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这个角的一边重合,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找到另一边对应的数据,即为这个角的角度,读数时注意,零刻度线与内圈的零刻度线对齐时,在内圈找这个角度,若零刻度线与外圈的零刻度线对齐时,在外圈找这个角度,据此测量,再按照同样的方法测量出李明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 (2)根据(1)中的角度可知,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越大风筝飞得越高,与地面的夹角越小,飞得越低,据此解答。 (3)比较这两人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度数,夹角越大的这个人的风筝就飞得越高。 答题区: 变式训练: 张叔叔是个台球迷,他发现当台球撞击桌边时就会向另一个方向弹走,如图所示: (1)已知∠1=45°,∠3=50°,请你量一量,∠2=( ),∠4=( )。 (2)如上图,台球撞向桌边的路线与桌边形成了一个角,它弹走的路线与桌边也形成了一个角,你发现( )。 (3)请运用你发现的规律在上面图3中画出台球向另一个方向弹走的角度和路线。 1.小明画了一条20厘米长的(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把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下图时,其中∠2=55°相等,那么∠1=( )。 A.70° B.55° C.60° 3.学校举行放风筝比赛,规定用一样长的线。三名同学放风筝的线与地面形成角的度数如下,飞得最高是( )。 A.30° B.45° C.70° 4.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线段,过两点可以画( )条射线。 5.时针与分针成90°时是( )时与( )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