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3871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三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31268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答案,图片,试题,语文,次月
    三校联考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展开深刻探讨。材料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分析了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对文明形态的双重塑造作用,强调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优势;材料二通过访谈形式,呈现西方学者对中华文明价值的认同,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贡献。两则材料相辅相成,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又探讨了其在解决当代人类困境中的现实意义,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明对话。 1.(3分)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文明形态由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构成”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解读文明形态一定要着眼于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的统一”可知,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是解读文明形态的着眼点,而非文明形态的构成要素。 B.“必然为当代人类文明走出困境作出开创性的贡献”错误,材料一第二段原文是“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传统一旦融入时代潮流,必然为当代人类文明走出困境作出开创性的贡献”,选项缺少“一旦融入时代潮流”这一条件。 C.“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阻碍了我们赶上工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历史潮流”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我们讲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就是因为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我们赶上工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历史潮流”可知,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赶上历史潮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选项因果倒置。 2.(3分)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理解张载‘民胞物与’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应是深刻把握有机过程哲学的先决条件”错误,材料二只是说“从中国道家思想先驱庄子的‘齐物论’,到宋代哲学家张载的‘民胞物与’,到明代大哲人王阳明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无不体现了这样一种有机过程思维”,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体现了有机过程思维,但并未表明理解这些思想是深刻把握有机过程哲学的先决条件。 3.(3分)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结构思路、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横线后“从根本上说,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两次飞跃,决定了人类文明的两次转型和飞跃”可知,社会形态决定了文明形态的转型;再根据“进入21世纪,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各国利益,关乎人类前途命运。这不仅是发展道路的选择,而且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更新”可知,社会形态还决定了文明形态的发展方向。所以横线处应填“转型和基本走向”。 4.(4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将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放至首位,优先考虑个体和共同体的共荣与幸福,推崇合作,把全球人类社会纳入更大生命共同体的文明发展模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的基本格式为“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 根据材料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个非常好的文明发展模式”可知,邻近属概念是“文明发展模式”。 再根据“与旧文明膜拜财富不同,新文明应该将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放至首位,优先考虑个体和共同体的共荣与幸福;与旧文明膜拜竞争不同,新文明应该推崇合作,全球人类社会必须纳入更大的生命共同体”可概括出种差,将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放至首位,优先考虑个体和共同体的共荣与幸福,推崇合作,把全球人类社会纳入更大生命共同体。 5.(6分)①以“天下一家”等理念促进全球合作,摒弃对抗与零和博弈,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以“民胞物与”等思想化解文明冲突,以合作取代竞争,化解文明冲突,促进世界和平。 ③以敬畏自然的传统守护生态系统,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思想资源。 ④以“和合共生”观念应对能源粮食危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