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4136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共5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241289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赏青春诗情,立吾辈远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 学习目标 1、对比阅读,品系诗歌的意象、手法、情感。 2、通过诗歌对比和结合创作背景分析,学习思考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发展与变化。 3、能够通过分析诗歌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领悟诗歌中蕴含的青春精神,激发青春热情,理解青春价值。 新诗,又称现代诗,与旧体诗相对而言,一般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包括现代格律诗、散文诗、自由诗等。它的特点是冲破了旧体格律诗的限制,采用与现代口语相接近的白话和现代音韵,文体整齐,押韵自由,生动活泼,便于表现复杂的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 现代新诗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知识卡片:“新文化运动”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他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论角度,认为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就必须进行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实行言文合一。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 第一部白话诗集:1918年胡适发表的《尝试集》 最早新诗刊物《新青年》 “自由派”是新诗草创期的重要流派,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其《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创了自由诗的先河;郭沫若的《女神》则以豪放的风格和自由的形式,展现了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 艺术特点:打破传统诗词格律束缚,形式自由灵活,语言通俗易懂,以白话入诗,注重情感的自然流露与真实表达。 一、自由诗派 中国第一首白话文诗歌 蝴蝶 胡适《尝试集》1917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希望 1920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反映了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 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象征派”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李金发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其作品语言晦涩但充满象征意味,代表作品《微雨》;戴望舒则将象征手法与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结合,《雨巷》被誉为“雨巷诗人”的代表作。 “象征派”艺术特点:借鉴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手法,强调意象的象征意义,语言含蓄朦胧,注重内心世界的隐秘表达,通过暗示、隐喻等方式传递情感与哲思。 二、象征诗派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