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4941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 4.5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件(28页ppt)+教学设计+作业

日期:2025-11-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8次 大小:831663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设计,ppt,28页,课件,保护,利用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5节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设计 【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人类活动与环境 【内容要求】 内容: 1.水是重要的物质; 2.自然资源; 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要求: 1.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如吸附、沉淀等)。 2.认识淡水资源的有限性,理解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 3.关注水环境问题,举例说明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 【教学目标】 1.知道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了解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2.了解吸附、沉淀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了解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 3.关注水环境问题,举例说明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思路】 从人类目前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出发,了解淡水资源的有限性。知道可以利用吸附、沉淀等方法净化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结合来自水厂的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进一步认识水的净化过程。最后通过举例说明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任务 【引入】根据世界水资源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报告,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到2025年会有35亿人面临缺水。水资源如何利用和保护?净化水的方法有哪些? 二、围绕任务,素养内化 (一)水资源的利用 【活动】同学们自由讨论,列举水有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图4.5-1: 【思考与讨论】据报道,阿联酋的一家公司计划把南极的一座巨大冰山拖到波斯湾,以解决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据悉,计划中的这座冰山蕴含的水量足够100万人使用5年。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答:积极意义与可能性 1.缓解水资源压力 波斯湾地区气候干旱,海水淡化成本高、能耗大。如果冰山拖运技术可行,确实能提供大量淡水,缓解当地用水紧张。 2.环境潜在益处 冰山融化过程中可能局部降温、增加湿度,对周边小气候有微弱调节作用。也有观点认为,这比持续开采地下水更“可持续”。 3.技术与创新示范 如果成功,这会成为人类在水资源调度工程上的重大突破,为未来应对水资源危机提供新思路。 挑战与风险 1.技术难度极高 冰山在拖运过程中可能断裂、融化,造成大量淡水损失; 从南极到阿联酋航程上万公里,需经过复杂海况,对牵引技术、航线规划都是极大考验。 2.经济成本问题 拖运冰山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包括特种船舶、能源消耗、保险等。有专家估算,其成本可能比海水淡化还高。 3.生态影响未知 对南极生态:大规模开采冰山可能干扰极地环境; 对沿途海洋生态:冰山融化可能改变局部海水温度、盐度,影响海洋生物; 对波斯湾生态:大量淡水涌入可能扰乱当地海洋系统。 4.国际法律问题 南极受《南极条约》体系保护,大规模开采冰山可能涉及法律争议,需国际社会协商同意。 (二)水的净化 复习:过滤法与蒸馏法净化水的方法 1.沉淀法 沉淀法是水净化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利用重力作用,让水中比水重的悬浮固体颗粒(如泥沙、淤泥、藻类、有机物等)自然沉降到水底,从而实现固液分离,使水变得澄清。 (1)沉淀法的基本原理 其基本原理是重力沉降。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会逐渐向下运动。当颗粒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它就会下沉。沉降的速度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密度、形状以及水的粘度和温度。 大而重的颗粒(如粗沙、石子):沉降很快,几乎在静止状态下瞬间完成。 小而轻的颗粒(如粘土、胶体):沉降非常缓慢,甚至会在水中长期保持悬浮状态。 (2)沉淀法的两种主要类型 根据处理过程中是否添加化学药剂,沉淀法可分为两大类: ①自然沉淀 定义: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完全依靠颗粒自身的重力进行沉降。 适用对象: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粒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