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5295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12202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变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 “乱了” “僵了” “垮了” “富了” 邓小平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 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欧洲八国 亚洲四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朝鲜、越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一度获得大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与活力。 东欧剧变 苏联 裂变 中国巨变 二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1917 1918 1922 1921 1924 1928 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成立 斯大林执政 列宁逝世 一五计划 回忆:结合第15课内容,梳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轴。 1933 二五计划 1937 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1.发展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类别 1940年 1952年 钢 1800万吨 3440万吨 煤炭 1.65亿吨 3亿吨 石油 3100万吨 4700吨 电力 480亿千瓦 1190亿千瓦 成就: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爆炸了原子弹、氢弹 人民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结合教材,梳理二战后苏联发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 材料1:当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有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买不到一双皮鞋。到1953年,一个人才有0.4平方米的住房……农业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苏联国民经济》 材料2: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材料3 问题:①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②国民经济比例仍然失调: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因为重工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切部门、加强我们祖国的国防、增进人民福利的基础。…党中央委员会在几次全体会议上已经揭露了农业领导上的严重的缺点和错误。 ———《赫鲁晓夫代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总结报告》(1956年2月14日) 斯大林不是通过说服、解释和耐心地同别人合作,而是把他的思想强加于人,要别人无条件接受他的意见。凡是反对他这种做法的人…都必然会被开除出领导机关,接着就会受到精神上的折磨和肉体上的消灭。……许许多多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党的卓越活动家和党的一般工作人员都成了斯大林专横的牺牲品。 ———《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1956年2月2日) 如何处理农业上的缺点和错误? 如何消除斯大林“专横”的影响? 加大农业投入, 农产品义务交割制改为收购制度 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工业也要改 改革工业管理制度 2.改革 1953—195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垦荒运动在初期见效,1954~1960年间,开垦的土地约占苏联全部耕地面积的1/5,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1/3就由这些新土地提供。 1957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积极 ①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一定成效 ②推动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增加 ③1957年,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有何成效? 是否克服弊端? 尽管他不断想出一些新点子,想改变苏联的旧貌,但他始终没有脱离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工作领导方法,用旧机制去推行新措施的典型做法,他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央权力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黄苇町《赫鲁晓夫改革的盲目性》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秘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