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6431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四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63626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试卷,吉林省,期中,答案,语文,九年级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试卷 班 级 : 姓名: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人类最早的语言是什么形态口始于何时 到目前这依然是一个无法确证的问题。 语言的诞生如何模糊不清,有一点确定无疑,人类使用语言,是为了更好地创造、表 达和交流。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马太福音的告jie 则是:“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 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口不过遗hàn 的是,人类从来没有按照智者们的要求来使用 语言。在语言的使用中,人类固然展示了其理智、洞见和创造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时候沦于盲目、愚 蠢和谵妄。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1)告jiè( ) (2) 遗 hàn( ) 2.语段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2分) A.然而 B.所以 C.无论 D.因为 李白 (《行路难 (其一)》) 赐金还山仍志存高远 苏轼 《水调歌头》 仕途坎坷仍心怀美好 ( 二、阅读(45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 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 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 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 3.文中“□”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 B. 。” C. ”。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语段中加点词语“人类”“依然”“使用”分别是名词、副词、动词。 B.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递进复句。 C. 老子是春秋时期法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和战国时期的庄子合称为“老庄”。 5.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自强不息”传统美德的诗文资料,请你补充完整。(7分) WENt b)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 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渐闻水声潜藩/鸡犬相闻 B.临溪而渔/把酒临风 C. 往来不绝者/来此绝境 D.杂然而前陈者/新陈代谢 7.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B. 文中用一个“乐”字为主线,把众多内容连缀在一起,而这些“乐”,都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自我陶 醉之乐。 C. 滁人游和太守宴这两幅图画中,更多了一层政治 清明的意味,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得意。 D.文至结尾,“太守”一词已经出现了多次,最后才道出姓名,解开全篇悬念。 8.阅读全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 原因主要有哪些 (4分) ) (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7分) (钱思公)命谢希深、尹师鲁、欧阳修三人各撰一记,曰:“奉诸君三日期,后日攀请水榭小 饮,希 示及。”三子相犄角①以成其文。文就,出之相较,希深之文仅五百字,欧公之文五百馀字,独师鲁止 用三百八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