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6562

17.3 电阻的测量 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310985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年,九年级,物理,2024,人教,17.3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教学分析 课前准备 学习目标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课前准备 教学分析 学习重点 :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学习难点 :设计实验电路,使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相关准备: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器(10Ω)、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教学内容 01 情境引入 02 互动新授 03 巩固拓展 04 课堂小结 点我喔 情境引入 这里有一个电阻器,如果你不知道它的电阻,用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得到呢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欧姆定律,能不能利用欧姆定律来解决 我们在上节课是如何计算电阻的 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只要测出电阻器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阻器的电流I,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值。 互动新授 通过测量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来间接地测量电阻器的电阻,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有时简称为伏安法。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利用伏安法来测量这个电阻器的阻值。 互动新授 【实验思路】 我们知道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了,下面大家分组设计电路和实验方案。 我们首先如右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 分别测量R两端电压和通过R的电流, 然后用公式R=计算出电阻R的阻值。 大家认为这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何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互动新授 这个小组设计的思路没有问题,也很有代表性, 很多小组也是这样设计的,但是若这样实验会存在“偶然误差”,比如读错数等。 那么应该如何改进呢 互动新授 这个小组改进设计的思路是这样的: 第一次用一节干电池作为电源,闭合开关后, 分别测量R两端电压和通过R的电流, 然后用R=计算出R阻值。 接着增加一节电池,再次测量R两 端电压和通过R的电流,再用R= 计算R的阻值。 重复三次后,将计算出的电阻值取平均值。 互动新授 大家认为这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何 这个小组设计了“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的措施, 因此这个方案比刚才的方案有很大的改善。 但这个方案加减电池太麻烦了,因此我们可能得到的实验数据也就不可能很多。 这样就使得“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的这个想法大打折扣。 我们还能怎样改进呢 互动新授 再来看这组同学的方案: 使用电压不变的电源,只是在电路中增加了一 个滑动变阻器,通过移动滑片,改变通过R的电 流,也就改变了R两端的电压,可以方便地得到 多组实验数据,再用R=计算出每一次电阻R的 阻值,最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此电阻的阻值。 互动新授 请大家根据这个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并思考在测量电阻时应注意什么 【实验过程】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互动新授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位置,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到另一个位置,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4)重复步骤(3)并将实验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5)根据R=计算出每一次电阻R的阻值,最后求平均值。 互动新授 想一想 我们在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 (2)闭合开关前,要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阻值最大位置。 (3)电流表、电压表要选用适当量程(量程过大,会使得读数不准确;量程过小,会损坏电表)。 (4)实验数据不要过少(不少于6组)。 互动新授 每次计算出的小灯泡的电阻相同吗?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小灯泡灯丝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所以小灯泡的电阻值不是一个定值,求小灯泡的电阻的平均值也就没有意义。 因此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不需要计算平均值。 总结 我们在电学实验中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那么有没有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