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梳理(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第1课时 运动和位置 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3.要想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的,发生变化就是运动的。 4.我们一般把大地看作静止的,将其他物体跟大地相比,就能判断出它们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5.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假定不动的物体叫作参照物。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是运动的。但是对于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火车是静止的,而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在运动。 6.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7.我们常说的方向有八个,分别是: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8.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太阳的东升西落、北极星、指南针等辨别方向。 第2课时 各种各样的运动 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作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 3.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形式。 4.苹果从树上自然落下,苹果的运动形式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形式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形式是上下运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形式是摆动。 5.同一个物体可以做不同形式的运动。如皮球既可以做上下运动也可以转动。 6.我们可以在物体上贴上圆点,观察圆点的运动情况来区分不同的运动形式。圆点贴在不同位置,会观察到不同的运动形式,如玩具小汽车,前进或后退过程中,车身为平动,车轮为滚动;摆钟的指针是转动,摆锤是左右摆动。 第3课时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径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曲线运动是指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运动路线。在确定物体运动路线时,可以先在物体上确定一个点,再观察这个点的运动路线。 3.小球冲出桌面后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抛物线(曲线)。 4.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进行区分,苹果从树上落下是直线运动,过山车是曲线运动。 第4课时 相同距离比快慢 1.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2.速度是指运动的物体在某一个方向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3.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同时放下两个小球,先到达终点的速度快。 4.在同一条轨道上,要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费的时间,并记录下来。时间短的运动快。为了避免偶然现象,我们的实验需要至少测量3次。 5.实验需要4名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需要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测得相差不大的数据时,我们选用取中位数的方法处理数据。 第5课时 相同时间比快慢 1.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人步行的速度是4~5千米/小时,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0~20千米/小时,火车的速度是80~300千米/小时,飞机的速度是500~1000 千米/小时。 3.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4.实验中我们可以用秒表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