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7208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10-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531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21课
  • cover
一蓑烟雨工作室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的第2课,上承冷战结束与两极格局瓦解,下启当代国际秩序构建与中国的全球担当,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教材以“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动”为核心,第一板块聚焦“威胁与挑战”,从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维度,呈现冷战后世界和平的隐患;第二板块围绕“多极化趋势”,梳理美国单极企图与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力量的崛起,明确“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格局特征;第三板块落脚 “秩序构建”,通过不结盟运动与各国(尤其是中国)的努力,展现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新秩序的追求。本课学习为理解当今国际热点与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奠定基础,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系统学习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及经济全球化等内容,同时也通过新闻媒体频繁接触巴以冲突、美国单边制裁等现实议题,具备将历史格局变动与当代国际热点关联的能力,易产生探究兴趣。在学习能力上,学生已能借助文字材料、数据图表归纳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初步具备辩证看待历史现象的思维雏形。但学生在认知上,可能对“多极化趋势”的理解多停留在“多国并存”的表层,难以深入把握其深层价值;且对中国在国际新秩序构建中的具体实践认知模糊,受中考备考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挖掘不足,需通过案例拆解与现实关联引导突破。 三、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通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依据新课标要求,本课需要重点落实以下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材料,知道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美国轰炸南联盟;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多极化的趋势;不结盟运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 2.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材料,知道现在的世界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等因素仍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了解各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作出的努力,通过了解其中中国所作的贡献,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 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世界多极化趋势、国际新秩序的构建。 五、教学难点 理解多极化趋势、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对中国道路的认同。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教学法、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 七、学习方法 自主梳理、材料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段贯穿20世纪的重要历史线索———世界格局的演变。大家还记得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是什么样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呢? 而1991年苏联解体,像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这种稳定。那么,当美苏对峙的时代落幕,新的世界格局会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就走进第 21 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揭开这段格局变动的神秘面纱。 【回答】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构建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回答】美苏两大国崛起,冷战开启,“两极格局”成为此后近半个世纪世界政治的核心框架。 复习导入,唤醒旧知的同时激发探究兴趣,自然引出本课主题 (二) 新课讲授 环节一: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一)世界总趋势 【引导】出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冷战结束后的总趋势到底是什么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