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联系党的二十大的相关表述,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着眼于伟大梦想、伟大工程,阐述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阐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2.科学精神: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科学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理解党的十九大的科学决策和部署。 3.公共参与:积极投身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苦练本领,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实现伟大梦想2.理解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及其要求。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框总共包含三目内容:第一目,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第二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第三目,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在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大家请看屏幕,这是两张照片,一张拍摄于2019年,一张拍摄于2023年。它们拍摄的是同一片土地———广西百坭村。而这两张照片背后,是一个关于“梦想”与“接力”的故事。2019年,一位名叫黄文秀的年轻驻村书记,因山洪牺牲在扶贫路上;2023年,又有一批年轻人接过她的接力棒,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奋斗。他们追寻的“梦”是什么?这份“接力”又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中国梦”有什么关系?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课堂。 本节课的 1 总议题是:“以青春赴使命”———黄文秀的追梦之路如何诠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将围绕三个分议题展开学习: 解梦———黄文秀心中的“梦”与中国梦有何深刻关联? 追梦———黄文秀的扶贫实践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哪些启示? 圆梦———青年应如何接续黄文秀的足迹,共筑中国梦? 分议题一:解梦(8分钟) 首先进入第一个分议题“解梦”。请大家看PPT上的材料———这是黄文秀生前对自己梦想的描述:“我来自广西百色的贫困山区,知道贫穷的苦,也知道脱贫的重要性。毕业后我放弃大城市工作,回到百色当驻村第一书记,梦想就是让百坭村村民过上好日子,让村子摆脱贫困,家乡山更青、水更绿,乡亲们笑容更灿烂。”(给学生1分钟阅读时间) 她的梦想,看似很小,只关乎一个村、一群人。但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小梦想”背后,藏着怎样的“大梦想”? 黄文秀的梦想,正是中国梦的生动体现。黄文秀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正是“人民幸福”的体现;而她所在的百坭村脱贫,也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一部分,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缩影。 那么为什么要有中国梦?从历史来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苦难,实现伟大复兴成了我们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为此奋斗了180多年;从现在来看,中国梦把国家、民族、人民的愿望融在一起,是14亿人的共同心声,就像黄文秀的梦,看似是“一个人的选择”,实则是无数中国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写照。 最后,大家要记住中国梦的三个特点(PPT展示表格):第一,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追梦的主体,就像百坭村的脱贫,离不开黄文秀,更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参与;第二,中国梦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黄文秀把“让村子脱贫”的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我们每个人也可以把“考上好大学”“学好专业知识”的个人目标,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第三,中国梦是世界的梦———中国脱贫事业不仅让中国人民受益,也为其他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