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属于第四课“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中的“新征程”部分,回答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人民、与世界、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以及在新时代如何实现中国梦。本框承接前一框对中国新的历史方位的判断,为后续理解第三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担的历史使命,做好认知和情感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 得益于小初高一体化的教学,学生在初中已对中国梦的内涵了然于心,但不能层次分明、有理有据地阐述中国梦与个人、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其次,高中生对社会热点问题感兴趣,批判思维能力提升,但多数学生不愿自主思考、不敢公开表达,常常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耐心引导才能积极活跃地参与到课堂中。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素养培育目标,以回答“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的问题。 1.通过对比奥运梦,论证中国梦与个人梦的辩证关系,增进对中国梦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 2.通过代言外交梦,在批驳“中国威胁论”的同时理解中国梦与世界的关系,提升论证与分析问题、辨析与评价问题的能力,弘扬科学精神,涵养爱国情怀。 3.通过重温建党梦,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定拥护党的领导。 4.通过描绘强国梦,探究实现中国梦的国家行动,进而引导学生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的进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梦与人民、与世界、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教学难点:实现伟大梦想的国家措施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视频,巴黎奥运会的中国健儿们的精彩瞬间。 总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引导学生在理解中国梦的基础上,明白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是紧密相连的,教育学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议题一:忆往昔,追寻中国梦 议学情境一:播放视频《中国的奥运梦》 一、探究与分享一: 中国的奥运梦,从实现中国“零”金牌的突破,到成为“开路先锋”,奥运梦想是中国梦在体育领域的展现。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议学思考:承载着一代代中国人怎样的梦想,这与中国梦有何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展示材料并提示: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许海峰为中国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40年后的黄雨婷/盛李豪组合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不负众望,赢得2024年巴黎奥运会首金的事迹,生动体现了我国运动员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为国争光的决心。从实现中国“零”金牌的突破,到成为“开路先锋”,中国射击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辉煌成就,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极大肯定,也是对中国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更是为国争光、民族自豪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教师总结:一、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一)中国梦的由来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80多年的持续奋斗。 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中国梦的本质 1.国家富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人民幸福: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三)中国梦的意义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