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7640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河南省焦作市十一中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2653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2025,年下,学期,河南省,焦作市,一中
  • cover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1.自东汉以来,西、北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内地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316年,西晋最终被哪一内迁的少数民族所灭( ) A.匈奴 B.鲜卑 C.氐 D.羯 2.唐代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涉及的统治者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经济有重大发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青铜农具已广泛运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中 B.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C.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D.采用黄老无为思想、与民休息政策 4.中国历史上首创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帝国的是( ) A.刘邦 B.刘彻 C.嬴政 D.刘秀 5.秦朝末年,“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农民起义领袖是( ) A.黄巢 B.张角 C.刘邦、项羽 D.陈胜、吴广 6.清朝君臣视《南京条约》为“万年和约”,但十四年后英法两国又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说明当时( ) A.《南京条约》有利于维护和平 B.清政府具有近代外交观念 C.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西方国家违背了契约精神 7.战国时期,“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自身而为将。”这一现象( ) A.冲击了贵族政治 B.推动法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C.促进了私学兴起 D.标志官僚政治得以正式确立 8.“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主张( ) A.严刑峻法 B.重视农业 C.节俭治国 D.唯才是用 9.首次实现对西藏和台湾进行有效管辖的大一统王朝是( ) A.秦朝 B.汉朝 C.宋朝 D.元朝 10.下图为柳公权《金刚经碑》(局部)内容,据此可知,该书法作品的风格是( ) A.骨力遒劲 B.气势雄浑 C.狂放不羁 D.一波三折 11.西晋王朝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凡在中央政府担任现职,又兼领本州郡的大小中正,须定期在洛阳东门外“设幔陈席”“聚会一处”,以及时交换对乡党人士的考察意见及对人物的品评结果。这一举措( ) A.有效弥补了选官制度的缺陷 B.意在保障录取标准客观公平 C.有利于提升人才选拔的效能 D.强化了中央政府的集权统治 12.周人在伐纣前曾在周原的两处殷先王宗庙中举行祭祀占卜,而占卜给出的兆示是十分统一的“正”“有正”,亦即吉兆。周人的做法( ) A.凸显人文理性精神萌芽 B.意在树立叛殷的正当性 C.充斥了蒙昧主义的色彩 D.弘扬了原始民主的遗风 13.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该时期是(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4.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包含了现实的对策发展逻辑与理论思辨逻辑两条脉络,使得大一统思想具有完整理论形态。就现实逻辑而言,董仲舒通过双重视域,为“大一统”思想注入了强烈的时代与现实关怀。据此可知,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 A.形成了以君主为中心的体系 B.充满了浓厚的经世致用色彩 C.抛弃了以民为重的传统观念 D.继承和发展了仁和礼的理念 15.如图为唐代不同年份人口概况。导致图中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发 B.边疆危机严重 C.社会动荡不安 D.豪强地主兴起 16.1935 年,遵义会议召开。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 ) A.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 “围剿” D.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7.《旧唐书》记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