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地形多样,山脉纵横交错。山脉构成我国地形骨架,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图为我国地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和盆地 B.平原和丘陵 C.高原和山地 D.山地和平原 3.下列最适合建造水电站的地点是( ) A.④ B.② C.③ D.① 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乙表示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长白山脉 C.巫山 D.秦岭 5.关于甲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东侧是东北平原 B.西侧是四川盆地 C.东侧是华北平原 D.西侧是黄土高原 6.有关我国三大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平原,黄土广布,多沼泽 B.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也称黄淮海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D.三大平原都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 2025年某月,从吉林长春奔向海南海口的Z384次列车上,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一套服装,成为车厢内行走的亮丽风景线。下图为乘务员依次更换的部分服装。据此完成7、8题。 7.该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8.造成Z384次列车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更换服装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差异 D.时差因素 中国山水画常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下图为我国宋代著名山水画《寒鸦图》(局部),描绘的是我国某地冬雪消融时的景象。据此完成9、10题。 9.画中景象除了描绘“群鸦寒塘”,还涉及到的地理要素有( ) A.山峦叠嶂 B.草木苍翠 C.雪霁严林 D.耕牛田舍 10.画中所描绘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可能是( ) A. B. C. D.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下图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 A.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12.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 A.长江上中游 B.长江下游 C.淮河下游 D.黄河中下游 13.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描述黄河和太行山的诗句,反映黄河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 B.有结冰期 C.流量大 D.流速快 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珠江没有统一的入海口,形成“三江汇合、八口分流”的独特景观。下图为珠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珠江流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东江 B.北江 C.西江 D.入海口 15.珠江入海口处水流分叉多,形成“八口分流”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低平 ②河流径流量大 ③入海口处落差大 ④海水顶托,泥沙容易沉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共3小题,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下图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 (1)说出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山脉A、B的名称及甲、丙处的地形区名称。(4分) (2)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