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尘沙,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明显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为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全国沙尘天气预报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表示二连浩特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天气情况的符号正确的是( ) A. B.▲ C. D. 2.受山脉阻挡,南方地区沙尘强度明显减弱,判断沙尘暴主要来自于(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3.当沙尘暴发生时,为了降低沙尘带来的危害,可以( ) ①及时关闭门窗 ②戴口罩来防尘 ③注意交通安全 ④加强户外锻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浙江东南部的石塘镇是一个沿海小镇,镇上的“石头屋”很有特色,当地人在屋顶瓦片上压着一块块石头(下图),据此完成4、5题。 4.在瓦片上压石头主要是为了减轻屋顶的( ) A.阳光暴晒 B.台风侵袭 C.浓雾笼罩 D.雨水聚集 5.夏秋季节,图示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A.向地势低处跑 B.迅速跑到地势开阔地方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关闭门窗留室内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滑坡、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为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据表完成6~8题。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① 2.3 24.3 537.2 15.7 ② 2.7 30.1 670.3 19.6 ③ 20.0 40.8 1353.7 13.2 ④ 4.5 26.1 384.7 20.5 6.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滑坡、泥石流可能性最大的沟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此类灾害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气温高低 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 D.降水多少 8.下列措施中,可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护坡工程 ③修建水利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为建设美丽中国,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十四五”时期我国提出“三区四带”重点区域生态屏障建设。下图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我国划分“三区四带”的依据有( ) A.人口分布均衡性 B.行政管理一致性 C.生态系统完整性 D.社会文化统一性 10.图中( ) A.长江重点生态区全部位于长江流域 B.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纬度最高 C.北方防沙带只覆盖了内蒙古自治区 D.南方丘陵山地带容易发生海啸 11.经过多年的努力,黄河重点生态区有了良好的生态效应,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加快 ②水量 ③凌汛 B.①加快 ②含沙量 ③洪涝 C.①减缓 ②水量 ③凌汛 D.①减缓 ②含沙量 ③洪涝 草木长,万物生。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下图为美丽中国漫画。据此完成12、13题。 12.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做法是( ) A.荒山、树林全部开垦成农田 B.实施休渔期制度 C.空调温度常年设置为26℃ D.污水直接排放, 13.“山绿了,果红了,农业丰收了,农民富裕了”,下列果树适宜在南方丘陵大面积种植的是( ) A.苹果 B.柑橘 C.山杏 D.梨树 近年来,垃圾分类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新风尚。智能回收箱(如图)逐步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垃圾。据此完成14、15题。 14.从自然资源的利用上来看,分类投放垃圾、废物回收利用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污染 B.提高效益 C.降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