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2063

第二章 5 实验描绘I-U特性曲线(课件 学案)高中物理 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11-18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46682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第三,必修,2019,教科,物理
    5 实验:描绘I-U特性曲线 一、实验目的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分析其规律。 二、实验原理 1.根据欧姆定律,在纯电阻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成线性关系,即I-U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但是在实际电路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I-U图线可能不是直线。用伏安法分别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便可绘出I-U图线。 2.实验电路 (1)电流表的内、外接: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为减小误差,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从0开始,滑动变阻器要采用分压式连接,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三、实验器材 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或电池组)、开关、导线、坐标纸、铅笔等。 四、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仪器按原理图连接好电路。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后,闭合开关。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灯泡额定电压范围内读取几组不同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制表记录。 4.断开开关,拆下导线,将仪器恢复原状。 5.以I为纵轴,U为横轴,画出I-U图线并进行分析。 五、数据处理 1.在坐标纸上以U为横轴、I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2.在坐标纸中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坐标系纵轴和横轴的标度要适中,以使所描图线充分占据整个坐标纸为宜) 3.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4.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1)结果:描绘出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 (2)分析:曲线的斜率变小,即电阻变大,说明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六、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由于电压表不是理想电表,内阻并非无穷大,对电路的影响会带来误差。 2.测量误差:测量时读数带来误差。 3.作图误差: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带来误差。 七、注意事项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使灯泡两端电压为零的位置。 2.在增大电压的过程中,要确保不超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3.在选择电表的量程时,掌握以下原则: 在测量值不超过电表量程的前提下,指针尽量偏转至量程左右。 4.测绘I-U(U-I)图线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标度选取合理。即作出的图像既可以把表中所给出的所有点都标注上,同时又要使图像分布在中央位置上;二是用“·”或“×”标注点;三是用平滑曲线拟合连接各点,误差较大的点可以舍弃。 题型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1】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 V,2 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测量这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现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V1(0~5 V,内阻约10 kΩ) B.电压表V2(0~10 V,内阻约20 kΩ) C.电流表A1(0~0.3 A,内阻约1 Ω) D.电流表A2(0~0.6 A,内阻约0.4 Ω) E.滑动变阻器R1(0~10 Ω,2 A) F.滑动变阻器R2(0~100 Ω,0.2 A) G.学生电源(直流6 V)、开关及导线 (1)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尽可能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填器材前方选项的符号,如A、B) (2)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减小,要求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请在方框中完成实验电路图。 (3)P为图中图线上的一点,PN为图线上P点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约为    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小灯泡的I-U图线是曲线而不是过原点的直线,原因是                      。 尝试解答                                             题型二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典例2】 如图所示为“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实物电路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 V。 (1)在方框图中画出与实物电路相应的电路图。 (2)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停留在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