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2549

2.6《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课件+教案

日期:2025-11-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336104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课件,教案
    第6课时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学生早已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物质跟食盐一样,放在水中能够溶解。本课时将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进一步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这一科学概念。 核心素养 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认识食盐和小苏打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程度是不同的。 2.科学思维:初步建立直观模型解释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程度。 3.探究实践:能够运用对比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并最终得出实验结论。 4.态度责任: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观察记录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 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来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不同。 教学准备 食盐20克,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克,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 璃棒2根、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聚焦 (5分钟) 出示两杯清水。 这两杯清水是一样多的,水里没有其他物质。现在老师往其中一杯水里面加入一小勺食盐,往另一杯水里加入一小勺白糖,分别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刚刚加入水中的食盐和白糖都不见了,这些食盐和白糖去哪里了呢 (都溶解在水中了) 2.追问:再观察这两杯水,和原来的清水对比,有什么不同 3.教师:好的,看来大家对于溶解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溶解是指 物质完全和水混合在一起,不会沉淀到容器底部。 4.提问:如果老师不断地往这两杯水里加食盐或白糖,它们能一 直溶解下去吗 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开启今天的科学探究 吧!(板书课题) 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 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 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 生思考:物质在水中能无 限地溶解下去吗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探索 (24分钟) 活动一:说一说能够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除了食盐、白糖以外,我们还知道味精、鸡精、小苏打、纯碱等物质都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果有学生说到面粉,这里需要对面粉是否能溶解在水中进行解释:实际上面粉是不能溶解在水中,比如杯子中的水里加入面粉,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杯底会留有面团。) 2.展示小苏打、食盐。提问:你们认识它们吗 你家厨房里有没有这些东西呢 这两种常见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那它们的溶解能力一样吗 3.追问:怎么去证明它们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呢 4.讲解:我们可以向两杯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这两种物质,通过观察它们在水中溶解的量来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活动二:设计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1.让学生预测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 强,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测。 2.介绍课本上的实验方法,提问:这个实验设置了哪些实验条件 3.归纳与讲解:设置不同条件,食盐和小苏打;设置相同条件,取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相同、都进行搅拌、每次加入食盐和 小苏打的量相同等。像这样只改变一个条件,而其他条件不变的科学研究方法,叫作对比实验。 4.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对比实验中的关键操作。 (1)怎样取同样多的水 水为什么要一样多 (2)怎样加入食盐和小苏打 什么时候加入第二份、第三份 (3)怎样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完全溶解了 (4)什么时候停止加入食盐和小苏打 (5)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 5.学生分组实验,并正确填写实验记录单。 6.汇总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食盐的溶解能力更强。 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比较难,设计实验时,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对比更有效。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研讨 (8分钟) 1.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