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育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70分。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号。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本试卷标注“多选”的试题,每小题应选两个及以上的选项,但不可全选;未特别标注的选择类试题,每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 4.本试卷标注“计算”“说理”的试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须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 一、学科基础: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现很多与水有关的物理现象。(共14分) 1.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 ,一瓶水凝固成冰,比热容 (选填“不变”或“改变”)。 (多选)2.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比热容与物质吸收的热量有关 D.物质比热容与吸收的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无关 3.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铅大,质量和初温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它们各自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再把它们放在一起,则 A.铅块把热量传递给铜块 B.铜块把热量传递给铅块 C.铅块把温度传递给铜块 D.铜块把温度传递给铅块 (说理)4.小红国庆计划去新疆旅游,她查阅了天气预报发现上海和新疆库尔勒的同一天温度情况如表一所示,由表可知上海的昼夜温度差比新疆库尔勒的 (选填“大”或“小”),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该现象: 。 表一 城市 天气情况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上海 晴 28 23 库尔勒 晴 30 15 5.海陆风是出现于近海地区具有日周期性的地域性气流。昼夜交替过程中,海洋与陆地间的温差导致近地面大气密度和气压的差异。这种差异使气流由高压(低温)区域向低压(高温)区域运动。如图1所示是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其中 图反映夜里海陆风的形成。(选填“甲”或“乙”) (计算)6.如图2是一定质量的冰升温熔化的过程,已知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且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若0~4min冰吸收了4.2×103J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c冰=2.1×103J/(kg·℃)] 求:(1)冰的质量m冰;(2)CD段水吸收热量后的末温t1。 燧人氏钻木取火极大改善了当时人类的生活条件,象征人类智慧觉醒和文明的开端。(共5分) 7.如图3甲冬天用热水袋捂手,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手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图3乙搓手取暖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内能。 8.二氧化碳(CO2)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非常环保的技术。起爆前高压泵将CO2压缩成高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4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形成的高压气体从泄气孔中喷出,实施爆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增大,温度降低 B.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C.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从手工劳动进入机械化生产,热机的大大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共13分) (多选)9.为纪念物理学家焦耳,用他的名字命名的物理量有 A.热量 B.比热容 C.内能 D.功 10.2024年4月20号,世界内燃机大会上,潍柴动力一款新型柴油机问世,此款柴油机效率达到了53.09%,成为了世界首款热效率突破53%的柴油机。下列是关于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只有空气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只有空气 C.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它冲程依靠飞轮惯性完成 D.汽油机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顶部是喷油嘴 11.2025年9月22日,福建舰成功完成电磁弹射和回收测试,标志着我国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实现重大突破。在此之前航母主要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