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佳美、珍贵的树 庭院里 知 识 链 接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时期的作品,作者无从查考,后人因这些诗的风格和内容比较接近,就把他们编在一起,统称《古诗十九首》,这十九首诗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的失意郁闷心情。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 任务一: 读出音韵美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任务二: 感受诗意美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佳美、珍贵的树 花 繁盛 译文:庭院里有一棵美好、珍贵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花 给予,馈赠 译文:我攀引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枝花,想要把它馈赠给思念的人。 思念的人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送达 译文:花的香气充满了我的衣袖,(可是)路途遥远,不能送达亲人的手中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历时很久 译文:这花有什么珍贵的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此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任务三: 体悟情感美 这首诗虽然只有八句,却“深衷浅貌,语短情长。”请同学们根据示范,抓住关键词,分析主人公丰富的情感。 示例:“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赏析1:“庭中”一次交代了此事的环境背景,闺中少妇不似男儿可以看到外面的生活,一个“庭中”写出了其生活范围的狭小,也写出了她的孤寂,为后文的折花寄相思做了铺垫。 示例:“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赏析2:“奇树”说明了树的不一般;“发华滋”道出树的花枝繁茂。有如此美妙的树却无人与主人公一同欣赏,主人公内心孤独、寂寞。以乐景衬哀情,用花枝繁茂,春意盎然,花香温馨反衬了主人公寂寞悲凉的心境。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赏析:“折其荣”表达了对花的喜爱与赞美,因为花之美,思妇才想着要折下来送给思念的人看。“遗所思”写出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爱意与思念,以及迫不及待想要送花给他的急切心情。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盈”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赏析:“盈”字,暗示女主人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描绘了一幅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的画面。表达了思妇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的忧愁。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赏析:点明主旨,升华情感;表达了思妇对远行之人的深切思念;也表达出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之情。 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写景层层递进 从“奇树”到“绿叶”,从“绿叶”到“发华滋”,从“发华滋”到“攀条”,从“攀条”到“折其荣”,一步步将人带到诗境中来。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 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 以乐景写哀情 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昌盛的意象,来衬托女主人公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结 构 梳 理 巩 固 训 练 1.“ , ”写主人公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寄托了她深深的思念之情。 2.诗中起到点明主旨、升华情感的句子是“ , ”。 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课 堂 小 结 本诗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表达了妇女对远行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的忧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