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5042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练习试卷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含解析)

日期:2025-11-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71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四,解析,文化,哲学,必修,统编
  • cover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姓名:_____ 班级:_____ 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超细金属纳米颗粒在催化反应过程中极易受到高温等影响,自发聚集并导致活性降低,该过程被称作烧结。近期,基于对烧结路径的深入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创制了一种纳米岛结构催化剂,攻克了甲烷干重整反应中催化剂极易烧结的难题。这一研究表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事物本质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D.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过去,某省实施“强省会”战略,培育了省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近年来,为了推进域内经济的协调发展,该省开始培育副中心城市,力图构建“多中心”发展格局。这一发展战略的演变表明( ) ①认识是实践的来源和目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国月球基地建造计划分阶段推进,初期将实现机器人探测,中长期规划载人登月与科研站建设。这一进程引发社会关注,有观点认为“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会随实践深入不断深化”。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体现了( ) ①实践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推动认识不断前进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与谬误存在严格界限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真实可靠、深刻全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砼(tóng),混凝土的同义词。南北朝时祖冲之在其所著的《缀术》中仅仅提到这种材料;宋朝时“砼”制备工艺得到了改进,其应用范围就得到了拓宽;如今,“砼”的类型不断丰富,各种新型“砼”不断涌现。“砼”的发展历程表明( ) A.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B.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追求真理需经历一个过程 D.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中国古代素有“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建城思想,但在二里头遗址的前期考古中却未能找到城墙。2024年,在与其隔河相望的古城村,新发现一道夯土墙,专家推测其极可能是人们苦苦寻找60余年的二里头都邑城墙,这为研究夏商时期都城建设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一发现表明( ) ①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不能正确指导实践 ③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是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因 ④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10年来,我国转变以往“加大供水”的粗放式用水思路,完善节水制度,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倍的同时,万元GDP用水量下降超四成。“一增一降”彰显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升。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大幅提升,表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②从“加大供水”到“节水优先”思路的转变,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③只有树立科学思维,才能指导新时代治水实践实现预期目的 ④在实践中产生的思想方法,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思想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某民警多次人户走访,发现村里有些老人用不好纸质警民联系卡。该民警反复琢磨怎样才能让村民联系民警更方便,经多次尝试最终制成可绑定民警电话号码的智能贴片。村民只需拿出贴片,靠近手机,便可一键拨通民警电话。材料说明( ) A.分析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主流 B.追求真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C.实践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 8.2025年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利用科学探测器,首次在距离地球16万公里的遥远太空中发现连续出现的合声波,这打破了合声波只有在地球附近的特定区域内才能观测到的传统认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