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5618

2024新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512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 cover
2024新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例6教学有多余条件的、稍微复杂的用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情境图中呈现了多种文具的价格,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当然,也为解决问题增加了难度,需要选择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材呈现了完整解答问题的过程。“阅读理解”环节,呈现学生从问题出发,思考哪些已知条件搭配才可以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分析法;在“分析解答”环节,呈现了学生画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把实际问题表述为求“3个6元”从而运用乘法的意义选择乘法运算解决问题;在“回顾与反思”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乘法和加法的对比,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筛选出有用信息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求“总价”的实际问题,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求“总价”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用分析法从问题出发筛选有用信息解答解决问题需要的有效信息。 【评价任务】 1.通过交流“要解决买3个笔袋一共多少钱,你应该选择哪些信息?为什么?”评价目标1达成情况。 2.通过解答例6的全过程以及练习提升环节的演板、巡视、交流、汇报检测目标2达成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周末李老师来到了文具店,准备买一些学习用品作奖品,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教科书P26例6情境图) 师:瞧,这是文具商店的一角。认真观察,你从中发现了哪些信息?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预设:我知道了自动铅笔3元,笔袋6元,橡皮2元,日记本5元 师追问:“笔袋6元”是什么意思? 预设:“笔袋6元”,就是1个笔袋的价钱是6元。 师:这位同学补充得非常好!谁愿意再来这样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自动铅笔3元1盒,笔袋6元1个,橡皮2元1块,日记本5元1师:老师向买3个笔袋,一共要付多少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阅读理解。 师:要解决“买3个笔袋,一共多少钱”这个问题,应该选择哪些信息呢?为什么? 预设:要知道1个笔袋的价钱。 2.分析解答。 师:那应该怎样解答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探究。 出示学习要求: 画一画:试着画图表示题中的信息和问题。 写一写:尝试列式解答。 说一说:并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解答方法吧。 预设1:画图。 1个笔袋是6元,要求买3个笔袋一共多少钱,就是求3个6元是多少,列式为6+6+6=18(元)。 预设2: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6×3=18(元)。 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好一些?为什么? 预设: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师:计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 预设:三六十八。 3.回顾反思。 师:回顾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预设1:我会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了。求3个笔袋多少钱?只需要找与笔袋有关的信息。 预设2:求3个笔袋的价钱,就是求3个6相加,用乘法计算更简便。 师:买5个笔袋,一共多少钱?7个呢? (生答略) 师: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只要合理即可。)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完成教科书P27“练一练”第1题。 师:请同学们读题分析题意,再列式解答。并提醒学生第二问要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 2.完成教科书P27“练一练”第5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分析题意后,区分第1问和第2问的不同之处? 预设1:买1根煮玉米和1杯小米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