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义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混盐”是指一种金属阳离子(或铵根)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氯化硝酸钙Ca(NO3)Cl就是一种混盐。“复盐”是指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金属阳离子(或铵根)和一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如KAl(SO4)2·12H2O。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 A.CaOCl2 B.(NH4)2Fe(SO4)2 C.Na3AlF6 D.Cu2(OH)2CO3 2.在目前的化学学习中,我们是依据Arrhenius的酸碱电离理论对酸、碱、盐进行分类与界定。丹麦化学家J.N.Br nsted和英国化学家T.M.Lowry在对Arrhenius的酸碱电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于1923年各自独立提出了一种新的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即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酸性越强。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碱(NaOH)和纯碱(Na2CO3)均属于碱 B.HF是酸,F-是碱 C.HCO3-、H2O均属于两性物质 D.已知:N2H5+ + NH3 = NH4+ + N2H4 能发生,则可推知酸性:N2H5+ < NH4+ 3.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加入铝粉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 B.(NH4)2Fe(SO4)2·6H2O晶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 C.含大量的透明溶液中: D.pH=10的溶液中: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5.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后制得的一种碘化银溶胶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化银胶体粒子能吸附阳离子,从而使碘化银胶体带正电 B.用渗析的方法可以除去碘化银胶体中的硝酸钾溶液 C.碘化银溶胶中,胶体粒子的半径为 D.碘化银固体与水混合形成的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6.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将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 B.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 C.氧化铝溶于溶液中: D.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 7.将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酸、碱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生铁、二氧化硫、纯碱 B.冰、硫酸、氢氧化钠 C.干冰、浓盐酸、生石灰 D.冰水混合物、臭氧、醋酸 8.在以下各种情形下,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熔融状态下的电离: B.水溶液中的电离: C.水溶液中的H2SO4电离:H2SO4 =2H+ + SO D.水溶液中的电离: 9.类推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类推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类推 A 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碳酸钙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钙的小 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碳酸钠的溶解度也比碳酸氢钠的小 B 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金属钠也能从硫酸铁溶液中置换出铁 C 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 氧化钠也是碱性氧化物 D 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钠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钠 A.A B.B C.C D.D 10.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 B.用明矾处理污水 C.用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 D.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杀灭细菌 11.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SO3→H2SO4 B.Cu→Cu(NO3)2 C.CuO→Cu D.CO→CO2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已知硝酸铵在400℃以上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4NH4NO3=3N2↑+2NO2↑+8H2O,其中被氧化的氮原子和被还原的氮原子的个数之比为1:1 B.4Zn+10HNO3=4Zn(NO3)2+NH4NO3+3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个数之比为5:2 C.3I2+6KOH5KI+KIO3+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碘原子个数之比为1:5 D.2FeS+6H2SO4(浓)Fe2(SO4)3+3SO2↑+2S↓+6H2O中,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硫原子个数之比为2:3 13.下列各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HNO3溶液和石灰石反应,HNO3溶液和纯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